红网时刻新闻11月19日讯(通讯员 陈俊 何卉一)双牌阳明山素有“天下第一杜鹃红”美誉,桐子坳被誉为“天下第一银杏村”。双牌县人民法院茶林法庭坐落于永连公路与二广高速交汇处,守护着这些山水胜景。得天独厚的风光与四通八达的交通,在带来车流游人的同时,也伴随着旅游合同、交通事故等纠纷增多的挑战。
近年来,茶林法庭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地域特点,创新构建“庭前精调、行业专调、全域联调”的三调联动机制,将大量矛盾化解于诉前,消融在行业内部,为绿水青山间的“诗与远方”提供了坚实的司法保障。

双牌茶林法庭。伍雯婧 摄
精准分流,强化“庭前精调”提质效
“公司一句没钱就打发我们了,那都是我们的血汗钱呀!”工人代表蒋师傅在法庭立案时激动地说。他和30名工友被某服饰公司拖欠劳动报酬,多次讨要无果后决定起诉。
考虑到案件事实清晰、争议不大,茶林法庭迅速启动庭前调解程序。调解团队分工协作,多次上门走访、电话沟通,并联合镇司法所和村委会共同介入。最终,成功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没想到案子到了法庭,法官联合这么多部门一起调解,半个月就解决了!”手捧调解书,蒋师傅和工友们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这起纠纷的高效化解,避免了群体性诉讼,维护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这得益于茶林法庭“调解优先”的机制。对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案件,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优先导入庭前调解流程。法庭组建了以一名资深法官为核心,整合司法所工作人员、人民陪审员、特邀调解员的“1+N”专职调解团队,通常在15日内组织调解,力争将矛盾化解在庭审之前。2025年以来,该团队已成功调处案件64件,占法庭新收案件总量的44.75%。
“庭前调解不仅减轻了当事人诉累,节约了司法资源,更有助于实现纠纷解决效益最大化。”茶林法庭负责人王微微介绍。即便有些案件未能在庭前完全调解成功,对于双方无争议的事实,调解员也会制作《无争议事实记载表》,若案件进入诉讼,相应部分可免于举证质证,有效缩短了庭审时间,提升了审判效率,切实减轻了当事人的诉讼负担。
专业赋能,强化“行业专调”解纷争
“刚开始心里真是没底,就怕打官司诉讼时间长。”回忆起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当事人毛某某坦言。事故发生后,她与保险公司、对方司机多次协商未果,无奈选择起诉。
地处交通要冲,机动车事故纠纷曾长期占据法庭案件前列。为从源头化解矛盾,茶林法庭联合县交警大队、保险行业协会等单位,在法庭内设立了“机动车纠纷行业调解工作站”,并组建“行业专家调解库”。遇到疑难案件,工作站即时启动“专家会诊”,通过精准定损、标准释明,推动纠纷快速消弭。
调解中,保险行业协会的特邀调解员凭借专业经验,现场出示行业规范与赔偿标准,对各项费用逐项解读,消除了毛某某的疑虑。专业维修技师则对定损清单作了详细技术说明。法官团队依托专业支持,精准划定责任,最终促成三方信服调解方案。
“真没想到,赔偿款这么快就到账了!”毛某某事后高兴地说。
通过对历年案件的大数据分析,茶林法庭归纳出共性规律,并联合行业调解组织共同制定了《机动车事故纠纷调解要素表》和《赔偿计算标准参考》。行业调解组织成立以来,共调处此类案件4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75%,工具的使用使调解过程有据可依,大幅提升了效率,有效避免了“同案不同调”的争议。

全国人大代表邓华(右一)调研双牌法院。伍雯婧 摄
“行业调解的优势在于‘专业人办专业事’,通过整合保险、维修等领域的专家力量,将晦涩的标准转化为通俗共识,既提升了效率,也弥合了当事人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信任鸿沟……”2025年3月10日,在茶林法庭开展的“法庭开放日”活动中,双牌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谢琼向前来实地调研的人大代表们着重介绍了这项创新举措。全国人大代表邓华在观摩后肯定道:“这种模式不仅降低了群众维权成本,更以透明、专业的流程增强了司法公信力,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的创新实践。”
融合联动,强化“全域联调”筑防线
“预定的时候说得那么好,结果全是骗人的!”五一假期,前来观赏杜鹃花的游客苏女士因预订的家庭房被占用,情绪激动地向景区投诉。景区迅速启动涉旅纠纷快速响应机制,将线索同步至法庭和司法所。
茶林法庭立即启动快速响应程序,联合调解员及阳明山管理局工作人员现场介入。调解团队分头行动,从法律角度向民宿老板阐明违约责任,从诚信经营角度劝导其主动解决问题。管理局工作人员则积极协调周边房源。最终,双方达成和解:民宿老板为苏女士一家在同村协调了两间房并免费升级,还额外提供本地导游服务作为补偿。
“既然老板解决了问题,还提供了更好的安排,我们心里的气也就顺了。”苏女士满意地说。

茶林法庭联动派出所等部门调解旅游纠纷。伍雯婧 摄
这起纠纷的快速化解,依托于当地政府统筹主导下,法庭联合景区管理局、旅游开发集团等多方推行的“旅游纠纷一站式化解”机制。该机制在旅游旺季通过加强巡查、信息实时共享,对矛盾风险早发现、早介入。
“‘旅游纠纷一站式化解’机制把法庭、景区、村委会和民宿经营者拧成一股绳。”阳明山村党支部书记表示,“现在遇到问题能第一时间联动响应,真正实现了‘纠纷不出村、服务不缺位’。”
与此同时,茶林法庭将“无讼村”建设理念深度融入基层治理,以阳明山村为试点,推动构建“预防在前、调解优先”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通过指导制定村规民约、培育“法律明白人”、设立驻村调解室等方式,法庭协同基层力量主动排查纠纷苗头,力求“小事不出村、矛盾不成讼”。
案件精调化春雨,纷争消弭润无声。茶林法庭将新时代“枫桥经验”根植于基层沃土,通过做优“庭前精调”、做强“行业专调”、做实“全域联调”,成功实现了从“化讼止争”到“少讼无讼”的深刻转变。
展望未来,茶林法庭将继续以“三调联动”工作法为笔,以多元解纷为墨,不断延伸司法服务触角,努力绘就一幅“基层善治、乡风文明”的崭新“枫”景。
来源:红网
作者:陈俊 何卉一
编辑:陈小婷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