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人民群众的幸福冷暖,始终是党和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身为肩负人民重托的党员,服务民生是铭刻于血脉、根植于灵魂的初心使命。在新的时代征程上,唯有以“问民生”的主动姿态去体察,“听民意”的谦逊胸怀去沟通,“解民忧”的务实担当去回应,方能于枝叶细微处见真章,筑牢民心这座最坚固的长城。
主动躬身“问民生”,让“小群体”感受“大关怀”。古有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以心为耳,时刻关切民情。今有焦裕禄顶风冒沙走遍兰考,在盐碱地上摸索治理良方。他们将乡亲们的冷暖深深印入心间。在人民的需求与时俱进的当下,唯有时时问民生,才能精准把握民生脉搏,让工作有的放矢。一要用心“下”,到“百姓门”里问问。与群众面对面拉家常,倾听他们对生活的诉求和建议。二要用情“下”,到“百姓门”里看看。“走”进村落,观察居民日常活动,看是否存在出行不便、公共设施缺失等问题。三要用力“下”,到“百姓门”里坐坐。下到百姓身边,全方位、多渠道收集社情民意。
广开言路“听民意”,在“小诉求”里听见“大民意”。民意如细流,唯有敞开怀抱,方能汇聚成思想的江河。倾听,是一门谦逊与智慧共生的艺术,它要求我们不仅“竖起耳朵”,更要“敞开心扉”,在喧嚣中辨识真声。要向“下”紧盯“发展要事”,聚焦“民生大事”,真正把身子“扎”下去,把问题和办法“捞”上来。要向“下”聚焦堵点、难点、痛点,为“老问题”寻新解法,给新问题找新答案。要向“下”围绕重点领域、关键点,由点及面地从“解剖一个问题”到推动“解决一类问题”。
务实担当“解民忧”,在“小创新”里破解“老大难”。从古贤“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誓言,到今日“利民之事,丝发必兴”的誓言,解民忧始终是衡量为政者的金规玉尺。面对群众急难愁盼,党员当如“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先锋。对于能当场化解的问题,必须秉持“马上就办”的作风,让群众在及时解决的小事中感受到治理温度。对于需要长期推进的复杂事项,则必须以钉钉子精神逐项攻坚、对账销号,确保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从主动俯身“问民生”的真切,到虚怀若谷“听民意”的谦诚,再到务实笃行“解民忧”的担当,当每一位党员都能用行动堆积江山稳固的幸福基石,民心长城必将屹立不倒。
(作者:江华瑶族自治县桥市乡人民政府 林金菊,江华瑶族自治县委组织部 王俊彦)
来源:红网
作者:林金菊 王俊彦
编辑:王杨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