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华现象”:做大发展蛋糕 共享小康美好

\

  欣欣向荣的江华瑶族自治县县城一隅。

  编者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第一个百年目标”。未来五年,全国人民将在党的领导下,向着这一目标奋勇冲刺。

  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县域经济发展是关键。

  近年来,地处边远的国家级贫困县江华瑶族自治县高扬“以小康江华建设论英雄”旗帜,突破自身发展瓶颈,坚持开放发展,积极抢抓机遇,强力招商引资,加快园区建设,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取得了巨大成效,各项经济指标持续显著增长——被誉为“江华现象”,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并引发了兄弟市县竞相学习的热潮。

  为发掘“江华现象”的丰富内涵、独特魅力、时代意义,有力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本报理论评论部特推出“理论大视角”,多方解读江华壮大县域经济的做法和经验。

  实践

  新常态下的“江华作为”

  □湖南日报理论评论部调研组

  江华瑶族自治县是老少边穷地区。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该县在省委省政府、永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发展论英雄,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主动适应新常态,努力实现新作为。“十二五”期间,全县GDP年均增长12%、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3%、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33.1%、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6.8%;2012年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快县;2013年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试算中提升幅度排三类县第三名;2014年获全省“全面小康推进工作十快进县”。江华的具体思路与做法是:

  一、树立信心,勇于追赶。长期以来,受传统的“老少边穷”地域观念影响,江华广大干部群众对加快经济发展信心不足,存在等待观望和畏难情绪。为此,江华县坚持从解放思想入手,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到广东、浙江与自己县情相似的发达山区县学习考察,借鉴经验,激活思维;邀请专家、教授来江华讲课,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审视江华的资源、基础、优势和潜力,开放心灵,转变观念。通过以发展论英雄,各级干部统一了“老少边穷地区要实现后发赶超,既要争取上级支持,更要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认识,树立了“别人能做到的江华也能做到”的信心,大家从“没办法”转变为“事在人为”,从“等靠怨”转变为“主动抓发展”,激发了“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把不现实变为现实、把办不到变成办得到”的豪情壮志。

  二、理清思路,明晰路径。江华县坚持把省委省政府“促进‘三量齐升’、推进‘四化两型’”的决策、永州市委市政府“四个三”的部署与江华县情实际相结合,确立了“四大战略(生态立县、民营活县、产业强县、开放兴县)、五个打造(神州瑶都、生态山水名县、旅游度假休闲胜地、新兴工业县、绿色农业基地),建设民族经济强县”的发展思路;确立了“把全县分为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区、绿色农业发展区、城镇工贸发展区三大功能区”的发展布局;确立了“生态是资源、生态是生产力;项目是第一抓手、招商是第一菜单、园区是第一载体、产业是第一支撑、创优环境是第一工作”的发展理念。围绕这些发展思路、发展理念,县委县政府咬定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干到底,号召全县人民为同步小康、为江华的尊严和光荣而奋斗,促使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三、创造优势,培育动力。针对经济总量较小、基础设施滞后、产业基础薄弱、远离中心城市的基本县情,江华县坚持“没有优势创造优势、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大力优化生态、人文、城市、交通、园区、要素保障、政务服务等大环境,不断创造新的发展资源和竞争优势。一是积极创造政策优势,用好用活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的政策,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的优惠政策。二是积极创造宜居宜业的环境优势,成功创建了全国文明县城、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平安畅通县、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县、省平安县、省生态县、省园林县城等,这些都是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吸引客商的大环境。三是积极创造城市配套服务优势,把扩大城市规模、提升城市品质作为抓招商、抓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出了建设瑶族旅游城市的目标,县城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其中生态公园、森林公园面积25平方公里;县城内六家三星级以上酒店已投入运营。四是积极创造要素保障优势,探索“两置换(补偿金置换社会保障、安置地置换生活出路)、两保障(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两转变(征地后村委会相应转为社区、村民自行决定转为城镇户口)”的征地模式,三年征地1.3万亩,保证了用地需求;引进华融湘江银行,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每年新增贷款都居永州市前列。五是积极创造园区平台优势,把园区定位为全县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主战场,要求各级各部门服务于、服从于园区工作;每年筹资5亿元以上用于园区建设,园区内已基本实现电、路、给排水、网、公交等“六通一清”。六是积极创造交通等基础设施优势,近几年来投入交通建设资金16亿元,加快融入珠三角、长株潭3-4小时经济圈。七是积极创造政务服务优势,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不断强化“企业的做大做强就是江华的做大做强,项目的成功就是江华的成功、就是江华各级领导干部的成功”的认识,把“项目建设是否顺利,企业生产经营是否顺利,是否把项目建设当成自己的事来做,是否对项目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保姆式’服务”作为评判一个部门、一名领导工作优劣的标尺,推动全县上下“人人为项目服务、个个为项目出力”。

  四、强化责任,凝聚合力。围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小康建设、精准扶贫等出台了18大类规章制度,让人人精神上有动力、肩膀上有担子、工作上有抓手、业绩上有比较,鼓励各级干部建功立业、争先创优。要求全体县级领导都分配招商引资任务、联系重点项目当指挥长等,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凭实绩用干部,注重培养和使用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的“推土机式”干部,激发了各级“拼命三郎”的干劲。坚持按目标、按进度对每项工作实行督查,对“无错无为”、“不在状态”的进行问责,倒逼各级干部聚焦、聚神、聚力抓好落实。严格奖勤罚懒,推动形成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生动局面。

  观察

  创造优势,走科学跨越发展之路

  □肖万春

  围绕特色做文章,立足优势谋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对于欠发达县域,要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谋定发展不动摇,既要立足自身既有的优势,更要立足实际创造优势,实现后发赶超。这既符合区域经济反梯度推移规律,也是我省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内在要求。

  地处边远的国家级贫困县江华瑶族自治县,近年来引进了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总收入等五项经济指标增幅处于全省前列,成功获得了全国文明县城、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平安畅通县、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县等“国”字号荣誉,创造了“江华现象”。“江华现象”产生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不断解放思想,敢于担当,积极创造优势,实现后发赶超。这一现象的内在本质就是科学跨越发展,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江华实践。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县域发展滞后是我省发展的一个短板,也是我省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的决胜战场。当前,我省大部分县还是农业县,还有59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没有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艰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而我省农村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老少边穷县域,没有老少边穷县域经济的科学跨越发展,就没有全省经济的科学跨越发展,没有老少边穷县域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全面小康。

  江华县认真践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积极抢抓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机遇,增强干部执行力,强力招商引资,加速推进“四化同步”,充分发挥产业园区在精准脱贫中的带动作用——这是积极创造优势实现后发赶超的典型样本。

  新常态下,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面对世界性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和技术大创新,我省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立足大开放。要发挥“一带一部”区位优势,积极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开发、武陵山扶贫开发等国家战略,呼应长三角,深度融入珠三角,抢抓全球化深度融合发展的战略机遇,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培育发展新动力,积极创造新优势,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走差异化的县域科学跨越发展之路。

  老少边穷县域走差异化科学跨越发展之路的关键,是要解放思想、创新敢为,发扬“拼命三郎”的精神,做到没有优势创造优势、没有条件创造条件。科学跨越发展是等靠要不来的,老少边穷地区要实现后发赶超,既要争取上级支持,更要勇于奋发图强,切实转变“等靠怨”作风,强化“事在人为”“主动抓发展”的理念。江华县原本优势少且不明显,但近年来不断创造政策优势、宜居宜业环境优势、城市配套服务优势、要素保障优势、园区平台优势、基础设施优势、政务服务优势等新的竞争优势,通过加强创新创业园和上市企业孵化园建设,以园区为主战场,实行点对点招商和以商招商,吸引了一大批上市企业和知名高新技术企业前来投资,带动了县域的大发展。

  江华的经验说明,贫困地区的发展一定要开阔视野,不要老是认为自己劣势多、优势少。只要各级干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立足县域实际,积极创造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有效作用,突出培育产业自生能力,坚持城乡一体、“四化两型”,打好“承接产业转移、三产融合发展、增量提升存量优化”这张牌,打造好软硬两块服务品牌,精心为企业服务,就一定能引进很多项目甚至是高科技项目,实现县域经济转型,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推动后发赶超,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作者系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决策咨询中心主任、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二级教授)

  声音

  “就这样爱上江华选择江华”

  红红火火的招商引资、蒸蒸日上的园区建设,让国贫县江华焕发出强劲生机与活力。是什么吸引了一家家上市公司、大型集团选择落子江华?记者日前就此深入走访这些企业,以下是部分受访者观点摘要:

  九恒集团是占据中国快递物流运单半壁江山的行业龙头企业。几年前集团决定实施产业转移时,江华本来胜算不大,是政府热忱的“保姆式服务”深深打动了我们。来江华后,政府充分保障我们的发展,从县委书记、县长到各个科局时时以主动、务实、高效、细致的服务为项目排忧解难,没有丝毫官僚作风。集团在江华固定资产总投资7.5亿的三个项目都进行得非常顺利,创造了为业界瞩目的“江华速度”。我们已着手将集团在广州、天津、上海的生产线全部搬到江华来。

  ——九恒集团江华系列项目总经理 尹建平

  中国风电正在江华建设总装机容量30万千瓦的风电场群。我们选择江华的主要原因是:这里风资源条件比较优越,可进行深度开发,而最让我们感动的是县委县政府的“保姆式服务”,从项目立项到建设再到运营都会得到跟踪协助、协调服务。江华的党政干部很务实,善于设身处地为企业着想、为企业出谋划策。

  ——中国风电集团江华工程部经理 赖梦强

  作为中国五矿的合作企业,我们公司主要从事稀土深加工,江华稀土储量较为丰富,是很好的上游资源地。而比资源更有吸引力的是,江华有高效率、真诚服务企业的政府职能部门,各级干部身上都洋溢着开拓进取、创新务实的良好作风。

  ——江华正海五矿新材料有限公司财务管理部 李志勇

  海螺水泥来江华投资办厂,是基于其毗邻两广的良好区位优势、丰富的石灰石资源,以及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我认为江华招商引资的主要竞争力在于环境优美,是全国文明县城,党政干部勤勉廉洁、作风踏实、执行力强,能够公平、公正、公开、高效地开展政务工作,及时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为更好地将江华建设成为投资创业“乐土”,希望进一步加强政企联动,加大宣传引导,留住本土人才,实现全面小康。

  ——江华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主任 胡元启

  是江华的区位优势、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政府的优质服务吸引我们来投资办厂。我公司主要在江华建设国际标准化产业园,现已建成12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签订8家企业进驻生产。江华党政干部帮助我们处理种种问题,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事业心、责任感强,团结、廉洁、高效,开拓进取、业绩突出。江华正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我们对江华的明天充满信心。

  ——江华耀丰创新创业园招商经理 张丰泉

  江华温氏公司隶属国内最大畜牧企业温氏集团。对温氏而言,江华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区位优势明显,土地、林业资源丰富,群众生性纯朴,有良好的农业基础和养殖氛围;有良好的政务和投资环境,政府服务质量优、办事效率高,党员干部勤恳务实。公司半年内就完成了三千多亩土地储备,总部饲料厂和桥市猪场等项目也快速建成投产,江华温氏的发展在温氏集团内被赞为“江华速度”。

  ——江华温氏畜牧有限公司副经理 李玉成

  是美好的缘分,让我2011年从广东来到江华投资办厂。当时,因招工问题,我想到内陆办厂,去江西、广西考察过,后来碰上江华瑶族县去广东开招商会,县领导积极的态度、周到的服务打动了我。来江华后,公司以外销为导向,发展得很不错。公司氛围也很和谐,员工多为江华本地人,中午在公司免费午餐,晚上可回家照顾家人,队伍比较稳定。我正在鼓励更多台商来江华共同发展。

  ——江华晟瑞电子有限公司(台资)总经理 赖建宏

  (采访整理:尹虹)

  思想者

  “江华现象”

  这么近那么远

  □尹虹

  “现象级”,通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之非凡、出类拔萃。

  “江华现象”,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现象级”?

  “江华现象”是近的,可触可感,光彩夺目。

  我们可以透过“江华印象”去触摸他。在江华的一组组逆势上扬、振奋人心的经济社会发展数据背后,是一幅幅干群合力、实干快干、共奔小康的生动图景。置身江华,能体味到现代人热切向往的“均衡美”“深度幸福”:热火朝天的园区建设与舒爽宜人的居家生活并行不悖,古老的瑶族文化与新锐的发展理念相得益彰,高档气派的广场楼宇与清新自然的原生态环境相映成趣。

  我们可以透过“江华精神”去感受他。马克思曾强调“主要生产力,即人本身”。在江华人身上,普遍有着一股子“不等不靠不怨”的志气、既谦和热忱又自尊自信的大气;尤其是各级党员干部,牢记为民宗旨、追求崇高理想,朝气蓬勃、奋发图强,满怀干事创业激情与智慧,积极进取却并不急功近利——和他们打交道,会明白“江华现象”的原动力何在。

  “江华现象”又是远的,他从历史的深处走来,向着辉煌的未来奔去,发人深思,催人奋进。

  我们应该通过“江华启示”去领悟他。在成立自治县以来六十年的时光河流中,江华近年的“崛起”与“井喷”,既裹挟着经年执着求索,也奏响了最美时代强音,充满启示意义。徐守盛书记、杜家毫省长等省领导曾多次肯定、推介江华做法以及江华干部的“拼命三郎”精神。经过深入探究,省委政研室调研组指出“江华现象”蕴含可资学习、复制的宝贵经验:思想解放的程度有多深,发展速度就有多快;招商引资的力度有多大,发展成果就有多好;积极作为的效度有多实,发展环境就有多优。

  我们应该通过“江华效应”去传扬他。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如何乘势而上、争取更优更快协调发展?这是摆在江华面前的永续课题;如何充分发挥“江华现象”的示范效应,促推我省如期实现“两个率先”、奋力书写“中国梦的湖南篇章”?这是需要全省各级党员干部用沉静思考、切实行动给出精彩答案的现实命题。

  愿这么近又那么远的“江华现象”如同前进号角,催生三湘大地更多美好奇迹。

  ■链接

  “神州瑶都”换新颜

  ○江华位于湘、粤、桂三省(区)结合部,全县总面积3248平方公里,现辖22个乡镇、1个国有林场,总人口51万,其中瑶族人口34万。

  ○江华瑶族自治县成立于1955年,是永州市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湖南省唯一的瑶族自治县、全国13个瑶族自治县中瑶族人口最多的县,被誉为“神州瑶都”。

  ○江华资源丰富,风能可开发量100万千瓦以上;全县森林覆盖率76.7%,是我国南方重点林业县、湖南省林业十强县;境内水能可开发量100万千瓦;有大型稀土矿和中型铜铅锌矿、钨锡矿、铀矿和铁矿。

  ○江华是目前湖南省水利一号工程——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所在地。工程总投资约130亿元,计划2016年11月大坝下闸蓄水。水库扩建后将形成70多平方公里的湖泊、200多个岛屿和半岛,是未来江华旅游核心景区。现已成功创建涔天河国家湿地公园、潇湘源国家水利风景区、大龙山省级森林公园。

  ○2011年以来,江华县共招商引进项目172个,实际利用外资3.75亿美元,内联引资183.8亿元,引进了中国五矿集团、中国稀土公司、安徽海螺集团、香港锦艺集团、中国风电集团、中国泰山科技、梅花伞业集团、广东温氏集团、山东正海磁材、九恒集团等上市公司和集团在江华投资办工业,培育的新型建材、金属采冶、电子信息、新型能源、稀土新材料、农产品加工等六大产业新增产能100亿元以上,新增就业岗位1万个以上。目前,全县已形成每年工业投入10亿元以上、新增工业产能30亿元以上的发展态势。

  ○与12个毗邻县(市、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2014年江华县GDP、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等八个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有六个居第一、两个居第二。

  ○2015年1至9月,江华县完成GDP60亿元,增长11%;完成财政总收入6.44亿元,增长28.2%;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15亿元,增长17.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亿元,增长19.8%;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亿元,增长13.5%,这五项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均居永州市第一。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