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永恒的丰碑

  金色的钟摆轻摇,屏幕上的“1945”伴着滴答声踱过七个十年。礼炮齐鸣,声声都是时光的见证。而人民英雄纪念碑矗立在日光之中,静默地低颂过往岁月,注视着步伐整齐划一的军人们举着国旗走向旗杆。随着旗手的用力一扬,那面鲜艳的,光荣的五星红旗缓缓上升,成为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空中的丰碑。

  回顾那段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没有人可以做到心平气和。那一年,日本帝国主义为了称霸世界的疯狂构想,将战争的血腥味散播在中华大地上的每一个角落,它带来了痛苦和绝望,悲伤和愤怒;带走的,是无数无辜者的性命。再将历史向前翻阅,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甲午战争中,日寇掠走我国台湾岛,《马关条约》未能让军国主义的饕餮之口得到满足,几十年后,卢沟桥的一声炮响,再次将日军贪得无厌的丑态暴露得淋漓尽致,他们招摇着走上我们的国土,肆无忌惮的大开杀戒,疯狂掠夺,累累罪行,罄竹难书。然而中华民族是不会被轻易打倒的,“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信仰,在八年抗战中烙刻在了多少中国人的血肉之中,又激励了多少国人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抵御日寇猖狂的侵略,坚守故乡的土壤。无论是锦江会战,徐州会战,平型关大捷,又或者是失败的南京保卫战,鲜血流过十里长街,倒下的是躯体,逐渐升腾的是至死不渝的信念。1945年9月3日上午九时, 在密苏里号上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着我国八年抗战的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辉煌凝固成历史的丰碑。

  最令人难忘的阅兵式,展示了我们雄壮的国威和军威,期间让我震撼的不仅是琳琅满目的新式武器,更是当年的抗战老兵出场的时候,那些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穿着过去的军装,用有些颤抖的手保持着敬礼的姿势,坐在车上缓缓驶过,他们朝着现场的人轻轻挥手,他们的眼神有的有些呆滞,有的仍然有神,他们曾将最好的青春年华献给祖国,如今岁月斑驳了他们的面容,数十载过后铅华洗净,衣裳上的徽章仍替他们颂扬着荣耀。习近平主席在天安门上起身,招手对他们表以最庄重的致意。有一个老兵拿着纸巾擦了擦眼角,而有一个老八路军,深深的看着城楼方向,始终保持着敬礼的姿势。这些军人从枪林弹雨中一路走来,他们是活着的,伫立着的,传奇的丰碑。

  七十年,风华正茂的少年已垂垂老矣,然而七十年,小树也可以将根系深植入土地,变成一株不惧风雨的大树,七十年,血腥味已经消散风中,却将曾经的屈辱淬炼成炎黄子孙心中新的信条。

  如习主席在讲话中所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战争史上的奇观,是中国涅槃重生的新征程,而新时代的我们,要铭记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追求和平。如阅兵式最后飞舞的无数只和平鸽,载着中国人民数千年来对于和平不懈的向往,与彩色的气球构成了一副壮美的画面。“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的血染风采固然不可被忘记,然而战争毕竟是残酷的,它会挥舞着死神的镰刀,让无辜生命因私欲而消逝。维护和平,就成为了我们需要奋斗的目标。现今国际,暗流汹涌,在日本右翼分子的煽风点火下,日本军国主义开始复苏,钓鱼岛事件,安倍晋三屡次参拜靖国神社,无疑是想要挑起争端的前奏,安倍忽视历史上日本的滔天恶行,叫嚣着修改宪法,为长琦,广岛申遗,妄图将二战中的日本洗白成受害者的姿态,军国主义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以及与菲律宾的黄岩岛争端,美国大肆宣扬的“中国威胁论”等,种种迹象提醒着我们,和平并不是能轻易得到的。又论这次纪念世界反法西战争胜利的阅兵式,我国意在对历史的回顾和对世界和平发展的展望,然而西方国家亲自到来的领导人却极少。上一辈的国人用鲜血和生命换得我们现今在阳光下无忧成长,而承载着他们希望的我们,又怎能不将那句掷地有声的“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奉为前进的信条?正因如此,才更需要如今的我们致力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为我泱泱中华在新时代的复兴任务鞠躬尽瘁。“落后就会挨打”是血的教训,同样,只有自强不息的民族,才能为和平鸽筑得一处栖息之所。而裁军三十万,是中国对和平发展的有力许诺,也是中国对世界和平的真挚期许。

  因为和平,才是永恒的丰碑。

来源:红网永州站

作者:蒋楷郁

编辑:周文君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z.rednet.cn/c/2015/09/17/221212.htm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