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零陵站讯(通讯员 唐高翔)在零陵乡下石岩头、水口山、珠山等农村有个元宵节晚上“送老鼠”的风俗。相信只要上了年纪且在农村土生土长的人都知道而且经历过。
农村不象城里,不闹花灯、不舞狮子、没有猜灯谜、吃汤圆。但农村有农村元宵的活动,农村有农村元宵的快活。在我记忆深处,小时候的“送老鼠”是元宵节一项重大的也是非常快乐的活动。时光过去20多年,那情景依然历历在目,它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驿动着我的心情。
吃过元宵饭后。小孩就准备着“送老鼠”。老鼠是人人喊打的公敌,它不劳而获,偷食种粮,还给人类带来传染疾病等,闹得人晚上不得安宁。真个是“人人得而诛之”。过去一是没有好的鼠药,二是人们卫生习惯还没有得到大的提高,再加上老鼠灵活激动,想打杀它又“投鼠忌器”,人们对老鼠恨在心里,却又无可奈何。
小时候,听大人们说,元宵节晚上敲锣打鼓就能把老鼠送到大山,大岭,家里就没有老鼠了。对于老人们传下的说法,谁也不去佐证,谁也不出辩驳,明知或是谎言,但没人去拆穿,也不想去拆穿。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明认为是谎言但依然觉得它很美丽。
小时候,我记得锣、鼓一个村里也就那一两个,是大家集资买的,放在公堂,谁也不好去用,一般家里是没有的。“送老鼠”没有锣鼓,各家就用锅盖、脸盆等代替,用砖棍、棒进行敲打,用这样的声音把老鼠驱走。
父母告诉我们小孩“送老鼠”先从内屋起,再到外屋,再出门,要一边敲、一边唱,把老鼠一一赶出来,一路送到大山去。我记得我们一间房子一间屋子敲,一个墙角一个墙角敲,边敲边唱,那歌词我还依稀记得“老鼠公、老鼠婆,别在我家里咬被窝,把你送到大山里啃树脚”。一脸的严肃,一脸的正气,一脸的认真。真正感觉把老鼠给赶了出来的样子。
我们家里兄弟姐妹一路敲打着锅盆或脸盆并一路唱着,从家里走到家外,沿着通向大山的小路一直前行。接着其他乡亲也敲打着、高唱着““老鼠公、老鼠婆,别在我家里咬被窝,把你送到大山里啃树脚”的歌儿一路赶来,“送老鼠”的队伍汇成一股洪流在山谷里回荡。有月光的晚上看到的是浩浩的人群,没有月光的晚上,各人持着的火把把个天空映得彤红。
我记得我们小时候“送老鼠”要送3、4里路,大人们说“送老鼠”越送得远,老鼠就识不了路,它就不会再回来偷吃或损害作物。
元宵第二天早上吃滋粑是头晚送“老鼠”剧目的延伸,家家不吃饭,而是吃的是粑粑,寓意是把老鼠送走了,把鼠洞给封着,老鼠不再来了。
零陵乡下的风俗“送老鼠”寄托着劳动人民对不劳而获者的憎恨,凸现出大家对邪恶势力的驱逐的决心,寓意着人们对一方美丽幸福的安宁净土无比向往。同时给我们的童年增加了无穷的乐趣。
来源:红网零陵站
作者:唐高翔
编辑:周文君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