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潇湘笔会暨神美湘江源采风走进湘江源
2016年潇湘笔会暨神美湘江源采风走进湘江源头竹林村
红网永州站3月20日讯(通讯员 杨雄春)赴春天之约,探源头文化。3月19日,永州市2016年潇湘笔会暨神美湘江源文艺采风首日走进位于蓝山县湘江源瑶族乡的湘江源头。湖南省财政厅巡视员、省散文学会名誉会长刘克邦,湖南省作协副主席姜贻斌,永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蒋蒲英等参加采风活动。
三月的湘江源头,云雾缭绕,山花烂漫,流水潺潺,偶尔有成群的鸟雀落在湿润的山道上。踏着天狗岭上高高低低的天然石径,穿过竹林层层叠叠的林荫小道,富含负氧离子的清新空气扑面而来。参加采风活动的省市作家和摄影家们用憧憬的目光抚摸着湘江源头的一草一木,不时发出啧啧赞叹,仿佛远行的游子找到了阔别已久的家园。
2016年潇湘笔会暨神美湘江源采风走进百叠岭生态茶园
2016年潇湘笔会暨神美湘江源采风走进挑盐古道万年桥
蓝山县文联主席李贵日介绍,按照河源唯长、水量唯大、主流唯正三个标准,2013年5月国务院水利部门权威认定蓝山为湖南“母亲河”湘江的源头,修正了湘江源头在广西兴安的千年误会。蓝山国家森林公园已正式更名为“湖南湘江源国家森林公园”,“湘江源水利风景区”已被列为国家水利风景区,湘江源正展示出前所未有的魅力。
坐在湘江源头的瀑布前,阵阵山风夹杂着清凉的水珠飘到脸上。采风的作家们惬意地听着母亲河源头水流和巨石撞击发出的阵阵轰鸣,仿佛儿女在聆听母亲的声声叮咛。
“湘江源头是一种文化的寄托,也是湖湘儿女心灵深处的文化向往,保护湘江源头就等于是保护湖湘儿女的文化家园。”首次走进湘江源头的《湖南工人报》主编方雪梅开心地说。
掬一捧湘江源头的清泉水,闻一闻路边不知名的白色小花,许多作家虽然是第一次走进湘江源头,却似相识多年的老朋友,相见分外亲切。又好像有许多心里话,等着在这一刻倾诉。
满山翠色竞峥嵘,一枝一叶总关情。看到远道面来的朋友到访,热情好客的湘江源瑶族乡的村民们拿出家里用柴火薰制的腊肉,斟满醇香的米酒请客人品尝。坐在竹林村舒适的农家小院,这群素未谋面的文艺友人,这一刻仿佛真正回到了家乡。
沿着S216线,参加潇湘笔会的文艺家们来到古朴神秘的湘粤挑盐古道,站在驿站的木板门前久久沉思、凝望,在万年桥的半月形石拱桥下细数石块的数量。登上茶叶冒尖的百叠岭茶园,摘一片嫩芽捧在手心,搓一搓,闻一闻,春天的气息在茶香中飘荡。
“希望借助作家们的妙笔,把湘江源头的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古朴之美介绍给广大读者,为神美蓝山写下更多动人篇章。”蓝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刘素萍热情地说。
来源:红网永州站
作者:杨雄春
编辑:周文君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