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这些热销的驱蚊环和驱蚊贴均为无证产品

  又到一年“斗蚊”时,与传统的驱蚊器、蚊香片、花露水相比,一种新型的可戴在手上或贴在衣服上的驱蚊手环和驱蚊贴开始流行。今年夏天,各类驱蚊产品成为超市夏季热销商品,它们大多宣称成分无毒纯天然,驱蚊效果显著。

  事实真的如此吗?根据国家《农药管理条例》规定,驱蚊、灭蚊产品纳入农药管理范畴,须取得农药登记证号、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号和产品标准号才能上市销售,且相关信息需在包装上予以标注。然而记者在超市走访发现,驱蚊环、驱蚊贴的商品包装上均无农药登记证号,使用时有潜在风险。

  A 驱蚊环、驱蚊贴疯狂热销,月销上万件

  日前,记者走访了多家超市,对市场上销售的驱蚊环、驱蚊贴进行调查。在市内某家大型连锁超市内,记者看到一款名为“适樱宝”品牌的防蚊手环,宣称富含植物防蚊精华,不过在产品标签上没有具体的成分说明。同品牌还有一款驱蚊贴,在外包装写明成分是“柠檬纳米精油、香茅纳米精油、薰衣草纳米精油多种植物提取物”。据店员反映,随着夏季蚊虫增多,这两款商品进入了销售旺季。

  而另一个连锁品牌超市里,记者看到一款“咪呢小熊”牌驱蚊贴,一包30片售价24.9元。包装上称“采用天然防蚊植物萃取物与高分子纳米技术相结合”,同时还注明了“无避蚊胺”字样。

  驱蚊环和驱蚊贴在网上也是热销产品,记者在淘宝以“驱蚊环”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一共搜到近400件产品,价格从几角到几百元不等。一些网店的月销量已经超过1万件。

  B 在售产品属“无证”上市,部分含有毒成分

  在中国农药信息网的农药登记数据库里,记者在防治对象一栏中输入“蚊”,1788条登记信息里并未找到任何驱蚊贴和驱蚊环的条目。记者将在各个超市发现的品牌和厂家逐一输入,发现这些产品均是“无证”上市,没有注明任何一个必备号(农药登记证号、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号和产品标准号)。

  市质监局曾对市场上的驱蚊环、驱蚊贴产品进行过风险监测,共采集了30批次样品。经检测发现,30批次驱蚊环、驱蚊贴样品均未进行农药登记,其中4批次样品中检测出驱蚊酯,这是一种具有一定毒性的化学成分。

  观点

  驱蚊效果并没有那么神

  记者调查中发现,为了让消费者放心购买,一些厂家宣称产品是百分百植物成分,“纯天然无毒”,还会在产品包装上专门注明“不含避蚊胺等化学成分”。

  对此,某医院中药药师周雯静表示,根据中医药理论,植物驱蚊的原理是通过其本身挥发出的某类天然香气,这种气味蚊虫很不喜欢,从而达到驱蚊避虫的目的。“从理论上说,能挥发这种香气的芳香类植物确实能起到一定的驱蚊作用,但是效果跟气味的浓度和距离有关,随着时间的延续,气味会变得越来越淡,驱蚊效果也就越来越低。号称纯天然的驱蚊环、驱蚊贴会含有此类植物成分,但往往这些产品在流通中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很多气味都挥发掉了,因此驱蚊效果并没有那么神。”

  至于植物精油,同样也没有宣传的那样“神通广大”。植物精油可通过作用于蚊虫的体内系统对它们产生不同方式的影响,起到驱虫功效。但是精油挥发性极强,并且精油浓度也不能过高,否则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利用精油挥发时散发的香味来驱蚊并没有太大效果。

  提醒

  不可能是纯天然,儿童孕妇慎用

  “市面上十几二十元的驱蚊产品不可能采用‘纯天然原料’。”某医院皮肤科医生表示,驱蚊产品大部分的驱蚊成分都是低毒性的,有的产品标榜“72小时以上的防蚊效果”,再加上成分不明,因此建议孕妇儿童不要使用。

  医生还表示,在不透气的情况下,皮肤水分增加,就会吸收很多驱蚊贴中的药物成分,贴得时间长了,很容易出现过敏现象。如果驱蚊贴的味道过于浓烈刺激,儿童在不注意通风的情况下长时间接触,轻则会产生咳嗽的症状,重则会出现头疼或头晕现象。

  记者也从市场监管部门了解到,我国的驱蚊产品并无婴幼儿或孕妇使用的等级,也没有相关法规和标准规定婴幼儿和孕妇使用的驱蚊产品的技术要求。因此,消费者在购买时不可盲目相信产品包装上所标识的“婴幼儿、孕妇专用”等宣传;要查看包装上是否有农药登记证号、产品标准号和生产批准文号,一定要购买经过农药登记,并取得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的正规产品。

  ■据新闻晨报

来源:三湘都市报

编辑:周文君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