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送红薯救红军 一个埋藏82年的故事

  □通讯员 李先志 李小兰

  “爷爷、父亲您们当年送红薯救红军的事情,终于可以对外说了!”12月上旬的一天,68岁的李阳老在儿子李挺和孙女的陪同下,回到老家蓝山县新圩镇上坪山村,告慰先人爷爷李恩溢、父亲李树昌,爷爷和父亲曾在1934年10月,红军长征路过蓝山经过他们村时,用红薯救了7名受伤掉队、又困又饿的红军的故事,通过多方求证终于得到了证实,并不用埋藏在心里了。

  一

  1934年8月至11月,先后有大批红军长征路过蓝山县,并在蓝山留下了大量感人故事和红色遗迹遗址等,激励了一代又一代蓝山后人。然而,李阳老的爷爷李恩溢、父亲李树昌,曾送红薯救红军的故事却一直埋在心里。李阳老老人说:“以前,不敢说,说了怕掉脑袋的!”

  原来,1934年10月,7名受伤掉队的红军,一路褴褛,拖着疲惫的身躯,东躲西藏地来到蓝山县早禾公社坪山大队(现新圩镇上坪山村)一个叫犁耙庵的地方临时休整。由于许多天米粒未进,大家都是饥肠辘辘。

  就在这时,红军看见犁耙庵附近有两名男子正在挖红薯,年长的50来岁,名叫李恩溢,年轻的20多岁,名叫李树昌。他们既是一对父子,也是地主家的长工。

  李家父子正在挖得起劲时,忽然听见有人在身后叫他们:“老乡,你们的红薯可否卖些给我们吃呢?”

  李家父子回头一看,骇然发现六七个身着军装的军人。起初,惊吓不小,但一会儿,李家父子马上镇定了下来。只见跟前的这些军人,个个面黄肌瘦,有的还受了伤,而且军帽上绣着一颗红色的五角星。李恩溢脑海里呈现了他以前曾听村里见过世面的人说,红军就是戴这种军帽的,而且红军是帮助劳苦群众的……

  想到这里,李恩溢战战兢兢地问道:“请问,你们是从江西过来的红军吗?”

  红军望着李家父子点头说:“是!您听说过红军吗?”

  “听说过,你们是专为我们穷人撑腰的嘛!来,你们一定饿了吧?要吃红薯,多拿些去吃吧!”李恩溢满口说道。

  一位像军官模样的红军连忙摆摆手说:“老乡,就这么拿你的吃,我们不要,我们买你的怎么样?不过和你说实话,我们现在没得钱了,用我们这个手电筒换您10多个红薯吃好么?”

  李家父子连忙推脱说:“换就不换了,你们拿去吃吧,虽然这红薯是东家的,但送给你们吃,我们觉得比什么都值啊!”

  红军听李家父子这么一说,都十分感动地说:“我们拿了这红薯,你们回去怎么向你的东家交差呢?”

  “你们放心,这个我们自有办法的。”李恩溢一边说,一边吩咐儿子李树昌拿红薯给红军。

  拿着红薯的红军感激地说:“老乡啊,你们真是太好了,这红薯可以说是救了我们的命啊!这样,我们也不说买,这个电筒和炮弹信管底送给你们就当作纪念吧!”

  盛情难却下,李家父子便收下了红军送的电筒、炮弹信管底。临走时,李恩溢见一位受伤的红军战士不仅衣衫单薄,而且冷得直打哆嗦。于是,他二话不说,脱下自己的旧棉袄送给了那位红军战士。

  在当时的环境下,李家父子不敢声张此事,怕遭到反动派的打击报复。而红军送的电筒、炮弹信管底则被李家视为传家宝,一直藏在家中。其中,电筒很是特别,电筒头是铜制的,电筒身是竹子做成的。

  1975年6月13日,蓝山县文化文物部门到上坪山村搞调查,收集各类文物。已年近七旬的李树昌,从家里翻出了这两件红军送的“宝贝疙瘩”,并向当时收集文物的工作人员简单说明了两件文物的来历。

  随后,李树昌将这一故事向自己的堂弟李满昌、儿子李阳老,以及给自己治眼疾的村里的赤脚医生李福生等熟悉的人诉说过。然而,多年来,李家人怕招惹麻烦,对后人一直是守口如瓶。

  二

  近两年来,蓝山县委宣传部原副部长黄礼伟,一直在从事蓝山红色文化研究,并收集掌握了大量红军长征过蓝山的感人故事。其中,在资料中就看到了蓝山县早禾公社坪山大队李树昌送红薯救红军的故事。

  然而,李树昌到底是谁?因为做笔录是在1975年6月,当时李树昌已经有69岁了,到现在41年过去了,李树昌已经是110岁人,肯定不在人世了。那么他的后人在哪里?可否知道这个故事?

  于是,笔者进行了一番调查采访,并通过上坪山村村民李忠华,在村里的QQ群中多番询问,最后确认李树昌就是在该县新圩学校教书的李挺的爷爷。就李挺的爷爷和太公送红薯救红军一事,李忠华说:“小时候,听老人家讲过,但以前国民党的时候不敢说,说了怕砍头。他们家在村里,一直是很本分老实的。”

  循着这根线索,笔者联系上了李挺。然而,由于父辈很少提及,李挺知之甚少。后来,李挺回到家中,再三询问其父李阳老,才说出了这个埋藏在李家人心中82年的故事。

  “我爷爷名叫李恩溢,自幼丧父,是其母靠乞讨将他抚养成人。我父亲因家贫成家很晚,我母亲邹氏是卖身到地主家的丫环,父亲看她可怜便替她赎了身,他们都在地主家当长工。1934年,红军过蓝山时,我爷爷大约是50岁左右,我父亲刚好28岁。那时,爷爷和父亲是偷拿地主的红薯送救红军的!”今年68岁,1969年招工至白沙矿务局湘永煤矿,现已退休在家的李阳老喜极而泣地说:“现在好了,爷爷和父亲的故事,终于不用憋在心里了!”

  对于李阳老的讲法,笔者在采访中,不仅分别得到了李阳老堂叔李满昌的印证,而且还得到了村中老人李福生的证实。

  今年78岁的李满昌,是李树昌的堂弟。他说:“堂哥在世时也和我谈过此事,并一再叮嘱我不要随便轻易与别人提起!”

  今年80岁,在村里当赤脚医生几十年的李福生,是李树昌在村里谈得来的知心人。他说:“树昌患有白内障,我经常给他医治。期间,他把这个送红薯救红军的故事,曾经多次和我说起。我赞许他说,救红军,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好事,红军是为了我们穷苦人才闹革命的啊!”

  随着太公和爷爷救红军故事的一一印证,今年42岁的李挺,顿觉太公和爷爷的伟大。他说:“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努力工作,向太公和爷爷学习!”

  如今,李家的子孙可谓是人才济济,有从事教育事业的,有做外贸多年的,有在广东经商办厂的,他们都在各自的事业中,为国家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来源:红网永州站

作者:李先志 李小兰

编辑:刘林霞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z.rednet.cn/c/2016/12/23/208215.htm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