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金洞:小小土特产 大大致富经

  红网永州站4月13日讯(通讯员 刘福华 王美奇)“还是家乡好,又有扶贫好政策,干事有奔头……”一见面,邓立新就打开了话匣子,眼神里不时透出着坚毅。“初中毕业后我就到外面打拼,跑过业务,做过销售,还在纺织厂呆过,都一事无成。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在家乡做一份稳定的事业牢靠”。

  46岁的邓立新,是金洞管理区凤凰乡秧田村的一名返乡贫困青年,口中的事业就是扎根农村,利用本地资源搞土特产加工。走进他的庭院,有两排依势而建的厂房,现在正是烟笋加工大忙时段,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进行春笋加工。

  据悉,凤凰乡的白果市片区是著名的楠竹基地,楠竹种植面积近40000亩,山上到处是新生长的竹笋和蕨菜。加之,勤劳简朴的当地人们自古就有烟熏腊肉、竹笋的传统。谈起土特产加工,邓立新头头是道,“我是2014年回家搞土酒加工的,当年小试牛刀,做了2万斤土酒,四块一斤就卖了8万元,当时还供不应求呢,当年,我就挖到了人生第一桶金”。老邓边说边回忆着当时扩产的情景,立马眉飞色舞起来,“从2015年开始扩大规模,将加工产品延伸到泡菜、烟笋、腊肉、蕨菜等加工。期间,也经历过波折,技术难题?资金的筹集?更主要还是销路问题,关键时刻,政府伸出了伟大的援手……”

  2016年,精准扶贫工作风生水起,凤凰乡党委、政府不断加大了产业扶贫力度,专门安排老邓到长沙去学习了企业管理。同时,在资金上给予了大力扶持,这更加坚定他创业干事的信心和决心,“于是我又筹集120万元,建立专门酿酒坊和单独烤房,还成立了屹新土特产有限公司。新建加工厂房、储存厂房600平方,形成年产土酒100吨,腊肉30吨、干笋30吨、酒泡酸菜100吨的规模,产品通过线上平台和酒店合作销售,去年仅土酒和腊肉两项收入达100万元。”

  喝水不忘挖井人。现如今,老邓正以实际行动回报着政府和当地群众。采取“公司+贫困户”模式,吸纳本村贫困户20户参与公司产业链经营,带领贫困户种蔬菜,种优质稻、养土猪,现有有机蔬菜基地100亩,年出栏土猪10头以上的养殖户6户,养鱼4户,聘请贫困劳工约20个,有效引领和带动本地贫困户150余人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致富才算好……”很朴实的一句话,道出了老邓更长远的打算和坚定的信心。

来源:红网永州站

作者:刘福华 王美奇

编辑:刘林霞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z.rednet.cn/c/2017/04/13/203810.htm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