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湘的濂溪,东亚的濂溪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谥元,学者尊称濂溪先生、周濂溪、周元公、周子。
濂溪先生是北宋初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是湖南本土人杰中的佼佼者,是影响全国乃至整个东亚近一千年的宋明理学的开山人物。
理学的影响遍及古代中国、朝鲜、越南、琉球、日本,古称“同文同伦”“文明五国”。濂溪先生影响后世,绵历近乎千年,播于同文五国。
日本林鹅峰有云:“濂溪先生上继孔孟之统,下开洛闽之学,皆是以此书之存也,谁不尊信哉?谁不诵习哉?”又云:“学之中兴,赖濂溪夫子之出,上以寻洙泗之源,下以开伊洛之流。《图说》字最少,故人人诵之。”
夏历丁酉年五月初五日端阳佳节,即2017年5月30日,是濂溪先生诞辰一千周年纪念。
濂溪先生是湖南永州道县人,宋代为道州营道县营乐里,世称“濂溪故里”。濂溪先生本人曾在湖南任职,在零陵朝阳岩、澹岩、东安九龙岩、道州含晖岩留下石刻手迹。
景定四年宋理宗题额“道州濂溪书院”,道州知州杨允恭谢表说:“眷是舂陵,实其乡国。田园数亩,元丰之书契尚存;林壑一丘,治平之题墨犹在。”
魏了翁《长沙县四先生祠堂记》:“周元公先生之先世居青州,自唐永泰中,有为廉、白二州太守曰崇昌,徙道之宁远县大阳村,至裔孙虞宾之中子从远,又徙营道之西曰濂溪保,三传而为元公。故今宁远、营道皆即其所自而为祠。”
魏了翁《道州建濂溪书院记》:“营道西十八里为濂之源,又东流二十里为濂溪保。”
宋邹敷《游濂溪祠并序》:“道州城西十五里有村曰濂溪保,盖周茂叔先生之居也。”
王象之《舆地纪胜》已经将濂溪先生列为乡土名流。其书卷五十八“荆湖南路·道州”有四处记载濂溪先生。
“形胜·濂溪”条目写道:“濂溪在州城西三十里,周茂叔故居也。”
“古迹·舂陵濂溪、九江濂溪”条目写道:“濂溪在道州营道县之西,距县二十余里。先生既不能返其故乡,卜居庐山之下,筑室溪上,名曰‘濂溪书堂’。先生舂陵之人,言曰:‘濂溪,吾乡之里名也。’先生世家其间,及寓于他郡,而不忘其所自生,故亦以是名溪。”
“古迹·周濂溪祠堂”条目写道:“周濂溪祠堂在州学,胡铨为《记》。淳熙重建,张栻为《记》。”
“人物·周敦颐”条目写道:“周敦颐字茂叔。神宗时为广东运判,以疾,上南康印以归,居九江濂溪,名‘濂溪书堂’。有《通书》《太极图》等书,倡明道学。程珦与之为友,珦二子颢、颐,闻茂叔论道,遂厌科举之学,慨然有求道之志。”
濂溪先生是湖南省重要的文化资源,以濂溪先生为开端的理学思想代表着湖湘学术的思想高度。
濂溪先生是湖湘文化的“首张名片”。两宋以前,湖南本土没有诞生过具有全国性学术影响的人物。湖湘学术为世人所知所重,是从濂溪先生开始的。
濂溪先生是出生在湖南、第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湖湘学人。
湖南“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如果说,炎帝、舜帝、屈原、贾谊,代表了湖湘文化的最远纵深,那么,濂溪先生的理学思想就是代表了湖湘文化在中古以后发展的制高点。
曾文正《湖南文征序》:“周之末,屈原出于其间,《离骚》诸篇为后世言情韵者所祖。逮乎宋世,周子复生于斯,作《太极图说》《通书》,为后世言义理者所祖。两贤者,皆前无师承,创立高文。上与《诗经》《周易》同风,下而百代逸才举莫能越其范围。”
叶德辉《叶吏部答友人书》:“湘学肇于鬻熊,成于三闾。宋则濂溪为道学之宗,明则船山抱高蹈之节。”
戴德诚《湖南宜善于守旧》:“三闾以孤愤沉湘,元公以伊尹为志,遂开湘学仁侠之大宗。”
黄光焘《湖南学派论略》:“楚骚起辞赋之宗风,濂学导性理之先路。”
吴博夫《湖南民性》:“湖南文化,周之末,即有灵均出于其间,《离骚》诸篇,上追《诗雅》。及宋之世,又有茂叔,作《太极图说》《通书》,为赵宋理学开山之祖。两氏所作,炳炳烨烨,褎然为后世所宗。”
钱基博《近百年湖南学风》:“天开人文,首出庶物,以润色河山,弁冕史册者,有两巨子焉。……一为文学之鼻祖,一为理学之开山,万流景仰,人伦楷模。”
李肖聃《湘学略》:“《通书》启圣,《太极》象天。卓尔元公,实牖宋贤。述《濂溪学略》第一。”
鬻子、屈原是两湖共有的文化资源,贾谊、柳宗元是流寓文化的代表。而周敦颐、王夫之则为地地道道本土文化的杰出代表。与炎帝、舜帝、屈原、贾谊、柳宗元、刘禹锡,乃至胡安国胡宏父子、张浚张栻父子相比,挺生舂陵的周敦颐是真正“湘字号”的本土英杰。
濂溪先生是世界的,但从湖湘看来,研究、继承、发扬濂溪思想,多了一分亲切、多了一分感受,也多了一分责任、多了一分承当。
二、开创宋明理学,开创儒学新形态
两宋时代,积贫积弱。理学兴起的思想背景,是五代的人文沦替、廉耻丧尽。如欧阳修《新五代史·冯道传序》所说:“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社会动荡,导致人们只剩下本能欲望,而丧失了人作为人的创兴精神,“灭天理而穷人欲”。所以宋儒振起,提出要遵循天道、天理,节制人欲。
濂溪先生当中古之际,以其卓越的思想学说,开创了宋代儒家的新形态,号称“理学开山”“道学渊源”。二程为濂溪先生亲传弟子,朱熹为濂溪先生五传弟子。宋明理学的各家各派无不受到濂溪先生思想的影响。
汉唐以降,久无醇儒。贺瑞麟《周子全书序》说:“孔孟而后千有余年,圣人之道不传。道非不传也,以无传道之人耳。汉四百年得一董子,唐三百年得一韩子,皆不足与传斯道。至宋周子出,而始续其统,后世无异词焉。”
濂溪学是古代儒家学术思想在三千年历史中的中兴节点,是中古时期民族文化复兴的重要样式和成功典范。以往,宋明理学给儒学注入活力,使儒学得以继续指引中国人的文明历程,同时也开创了一个思想自我更新、文明复兴再造的模式,因此在今天仍然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黄百家《宋元学案》说:“孔孟而后,汉儒止有传经之学,性道微言之绝久矣。元公崛起,二程嗣之,又复横渠诸大儒辈出,圣学大昌。……若论阐发心性义理之精微,端数元公之破暗也。”
刘魁《谒濂溪先生祠二首》诗云:“孔孟以来推此老,程朱之上更何人。”
在中国儒学史、中国思想史上,濂溪先生与孔孟、程朱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被尊为“理学开山”“道学宗主”。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在治理国家、振兴民族的过程中,思想家、哲学家所起的作用是超越时空、不可替代的。
濂溪先生留下两篇哲学著作给后人,一篇《太极图说》,一篇《通书》。《太极图说》探求义理的精微,《通书》阐发学说的体系。
两宋新儒家之建立,在学理上,最大的贡献来自濂溪先生《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一句论断。
朱子说:“盖先生之学,其妙具于《太极》一图,《通书》之指皆发此图之蕴,而程先生兄弟语及性命之际,亦未尝不因其说。”“《易》之为书,广大悉备,然语其至极,则此图尽之。其指岂不深哉!抑尝闻之,程子昆弟之学于周子也,周子手是图以授之。程子之言性与天道,多出于此。”
《易经·系辞上传》言“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两仪”是阴阳,“四象”是四时,“八卦”是八方,天地万物如此呈现,而它的本原就是“太极”。没有本原,就没有次序、没有规律、没有理性、没有关联。这个世界需要寻找它的本原。
《太极图说》言“无极而太极”“太极本无极”,承接《易传》阐发宇宙的本原,从太极到阴阳、到五行、到万物,将阴阳的系统和五行的系统结合起来,因而较《易经》更加细致、更加复杂。在中国儒学史、中国哲学史上,《太极图说》第一次提出了“无极”的概念。也可以说,《太极图说》是弥补了易学的一个空白。
朱子盛赞道:“《太极》之旨,周子立象于前,为说于后,互相发明,平正洞达,绝无毫发可疑”。
《宋史·道学传》:“千有余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
黄庭坚称其“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
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合称“北宋五子”。《宋史·道学传》论理学源流,以周敦颐为首出人物。
韩愈《原道》:“斯道也,何道也?曰: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宋史·道学传》以周敦颐为孔、孟以来第三位传道者,古称醇儒、大儒、圣人,这个地位具有唯一性,是绝无仅有、不可替代的。
儒家“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向上追溯,历代圣人则为炎、黄、虞、舜、禹、汤、文、武、周公,向下延续则为孔、孟、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王阳明。在历代儒统中,周敦颐上承孔子、孟子,排位第三;下启二程、朱子,排位第一。周敦颐是孔、孟以来的第三位圣人,是孔、孟之后的第一位圣人。
三、东方文明与圣贤之道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
王闿运刻写在岳麓书院的楹联,是对濂溪学、湖湘文化在全国地位的最简明的概括。
“濂溪一脉”即濂学的创兴。
“吾道南来”即洛学的南传。
“大江东去”则是闽学的开展,阳明心学的兴起,乃至东亚各国的传布。
“千年伊洛渊源盛,总是濂溪一脉功。”
在湖南产生的濂溪先生的理学思想,经过濂-洛-关-闽,中国-韩国-越南-琉球-日本的传承发展,成为中国乃至整个东亚世界近一千年古代社会文明发展的主导思想。古代儒家学说近千年的发展脉络,无不溯源于同一指向,即湖南。
《道南录》《道南渊源录》《道南原委》《道南一脉》等等“道南文献”,自宋至清,共百余种数百卷。宋元明清理学的各家各派,洛学、关学、闽学、浙学、蜀学、北学,乃至古代韩国、越南、琉球、日本的教化传播,无不受到濂溪思想的影响,亦即无不渊源于湖南。
由“道南文献”即可见最近一千年中国与东亚文明思想的源头,即可见湖湘学术在中国与东亚的重要地位和巨大贡献。
濂溪先生上承孔孟学统和《易》《庸》之学,下启宋明理学,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新条件,开创了儒家学术的新形态。
“道学”之名,自古所无。“理学”之名,也是自古所无。“道学”“理学”“心学”“性理学”等等名称,都是两宋大儒面对当时价值观念中出现的问题,重新提出来的命题。因应时代的问题、变化而重新提出命题,这是真正的创兴。真正能够创兴,从而给一个时代带来思想的光明的人,叫做“圣人”。
濂溪先生说:“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
曾国藩《圣哲画像记》:“周、程、张、朱,在圣门则德行之科也。”
圣人是传统文明的开创者,贤人是传统文明的继承者。
圣贤、乡贤是中国古代维系社会秩序、维系人类信仰的中坚和基石。
中国人文传统的本质是“礼乐文明”,儒家文化的本质是“圣贤文化”。
濂溪先生是中国古代圣贤文化的代表。在中国古代传统中,濂溪先生因其卓越的思想理论创造的巨大贡献,而被尊为一代圣人。
林山《刻濂溪集后跋》:“道在天地间,因而修之以立教者圣贤也,是后天地而生者不可无孔孟,后孔孟而生者不可无周子。”
濂溪先生的思想光芒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国一千年的历程,照亮了东亚世界,此其所以为一代圣人。
来源:红网永州站
作者:张京华
编辑:刘林霞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