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永州站9月1日讯(通讯员 刘福华)“奇怪了,稻田到处插着一个个纸杯子?”“我们这样的高山农家种田也用监控摄像头……”初秋,刚走进金洞凤凰乡白果市片区旭日洞村,笔者就听到银杏树下一群老人在议论纷纷,满脸疑问,老板李仁涛却笑而不语,带着几分自豪的神秘,只顾着在田间地头四处安插内含赤眼蜂卵的纸杯……
旭日洞村平均海拔达800米以上,是金洞管理区撤乡并村后凤凰乡的四个省定贫困村之一,共有38户计生家庭,多数是贫困户。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资源潜力,尽快带领这些计生贫困户脱贫致富成为扶贫后盾单位区计生协会的头等大事。经过走访,区计生协想到了本地老板李仁涛,希望通过他示范带动,在本村发展高山绿色有机稻种植,实现脱贫摘帽。
去年,在区计生协会的支持下,迅速成立了红日山生态有机稻有限公司,采取“公司+贫困户”的生产经营模式,试种绿色有机稻300亩,产品定位主打绿色、富硒、健康路线。为确保大米品质,李仁涛大胆向湖南省农科院“求学取经”“拜师学艺”,从品种引进、育苗播种、防虫施肥、加工销售等环节实行备案登记制度,在田间管理中安装监控设备实行实时监测,施肥原料全部采用农家有机肥,水稻病虫防治,安装了数千个诱蛾灯诱杀,并施以饲养家禽辅助灭虫,水稻生长期内不喷一滴农药、不撒一粒化肥,实现了绿色、生态、环保的目标。
“跟着李老板干,每月有薪金,年底算租金,明年基本能脱贫……”贫困计生家庭肖冬艳满脸堆笑。
如今,公司已扩产到1000余亩,并优先聘请了当地30多个贫困计生家庭的富足劳力从事生产和管理,有机稻基地也成为了省农科院技术指导和合作的示范基地之一。
计生贫困户邓先锋把自家的4亩稻田也发租了,然后每天给李老板看水、除草,农闲季节就参与修山抚育,补贴家用。“像他这样的人,蛮多!”区计生协会秘书长李统城告诉笔者,还扳着手指同我们算了一笔账:“一亩稻田亩产600斤,按市场价5元/斤计算,单种一季产值3000元,全村1000亩绿色有机稻年产值可达300万元,可逐步带动贫困村民近百人走上发家致富,农民过上幸福的日子指日可待。”
来源:红网永州站
作者:刘福华
编辑:周文君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