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不占用一厘耕地建房 宁远县清水岭村34年坚守村规

  红网时刻11月27日讯(通讯员 刘佳宾 唐振军)蓝天暖阳和风,红砖白墙庭院,花艳树绿果香。走进湖南省宁远县太平镇清水岭村,成熟的稻子如金黄的地毯铺满田野,漫山的桔子压满了枝头,在微风轻拂中诉说着丰收的喜悦;宽敞的巷道两旁,一座座农家小院整齐排列,古樟翠竹点缀其中,于世俗繁华喧嚣中彰显出乡村宁静详和的别样风景。

  1983年以来,村里的耕地面积没有减少半分,不占用耕地建房成了村民雷打不动的“铁规”。在不少地方农村缺少有效约束,村民随意毁田占地建房浪费宝贵耕地资源的当下,这一“铁规”让这个默默无闻的村庄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深秋时节,笔者来到清水岭村,探寻“铁规”背后的秘密。

  “耕地一厘也不许占用!”

  走进村口没多远,便见村民唐进忠、唐华翠夫妇正在自家宅基上忙着填土,新打的地梁刚拆除模板没几天,占地面积不过90余平方米。“这些年我们在外打工挣了点辛苦钱,考虑到自己年纪大了迟早要回村里来居住,加上孩子们过几年结婚要用房,于是就商量着回来把家里的旧房子扒了,赶在过年前把房子建起来。”见到笔者到来,朴实憨厚的唐进忠一边忙活,一边谈起了自己心里的想法。“为什么不另外选个地方把房子建得宽敞点呢?”笔者试着问他。“村里有规定,房子不能建在耕地上,我们家可不能坏了这个规矩。”唐进忠一脸认真,“我家的旧房子就是村道边,出入较为方便,虽然房子窄了点,但按村里规划建个两三层,一家人也够住了!”

  在清水岭村,建房不能占用耕地,已经成为全体村民的共识,成了村里人共同遵守的“铁规”。这一规矩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今年已经74岁的老支书唐才成是当年制定规矩的发起人,对“不准占用耕地建房”的形成过程非常清楚。这么多年来,他也一直在忠实地坚守着这一规矩,守护着村里的千亩良田,见证了村里点滴的发展变化。

  据唐才成介绍,在农村,建房子是头等大事。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改革开放的大门刚刚开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部分村民手里有了点余钱,就忙着建房子,由于缺少管理和约束机制,占用了部分田土,邻里间也因建房引发了不少矛盾纠纷,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唐才成面对建房乱象忧心忡忡。“我们村是个大村,当时全村人口将近2000人,大部分村民住房紧张需要建新房,而全村水田面积只有960亩,旱土不过200多亩,如果对村民建房放任不管,今天你占一分(田),明天我占半亩(田),要不了多少年,老祖宗留下的这点家底就会给败光,没有了田和地,我们子孙后代吃什么?”于是在与村里的党员干部沟通后,1983年2月的一天,唐才成召集全体村民在公厅开会,他在会上提出的“建房不能占用耕地,要由村里统一规划”的想法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同意,写进了村规民约并得到了全体村民的切实遵行。

  “今年我们村光烤烟种植的面积就有486亩,为种烟户带来将近100万元的纯收入。”村党支部书记唐才雄说,“要是没有早年定下的这一规矩,耕地都被建房占用破坏了,别说发展农业产业,就是村民吃的米,恐怕都得上市场去买。”

  “对占地建房者绝不迁就!”

  34年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腰包更鼓了,对住房的要求也更高了,难道这么多年就没有人坏过规矩吗?唐才雄说,村民建房必须要经过村两委审核同意,必须符合村里“不占用耕地”的规矩。期间也几户村民偷着建的,最后都给及时拆掉了,不仅房子没有建成,还在全村人面前丢了脸面。

  1995年,村里经济发展还较落后,村民们大都靠养猪来改善经济条件,村民唐某伍、唐某美两家为多养几头猪,于是在新建猪舍的时候,偷偷占用了十几个平方米的水田。村两委发现以后,马上组织人员将在建的猪舍给拆除了。“虽说都是唐氏宗族,可如果有一个人坏了规矩得不到处理,其他人就会跟着去做,规矩也就不再是规矩了!”唐才雄带着我们来到被拆除的猪圈遗址旁,地上长满了不知名的野草,零星散落的几块残砖见证着曾经发生过的故事。

  1996年,村民唐某计建房打地基时占用了部分耕地,村民们自发组织起来,来到工地现场阻止其继续施工,村两委也对其下了通碟,“三天之内自已不拆除,就由村里强制拆除。”迫于压力,唐某计不得不将地基填平,不仅白白损失了一笔钱,还一度在村里抬不起头来,成了村民茶余饭后的谈资。

  “这两件事在村里引起了很大震动,从此以后再也没人敢占用耕地建房了。”唐才雄说,“现在村里连三岁的小孩子都知道,不能占用耕地建房。正是有了大家的共同遵守和自觉维护,这一规矩才得以延续至今。”

  “科学规划引领美好未来!”

  信步来到清水岭村后,平整过的荒山上,一幢幢崭新楼房整齐排列,犹如一城市居民小区。“看,这是我家前年建的楼房!”唐奇芳老人指着一幢新建的4层楼房,岁月的风霜掩不住他脸上幸福的笑容,“我今年都77岁了,做梦都没有想到我和老伴这辈子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唐奇芳原来的住房位于村子中央,又小又旧,出路还不方便,他的小儿子唐运华2015年向村两委申请了一块宅基地,房子建好后两个老人就跟着住了进来。

  “村里人口这些年增加了不少,在外面打工经商的也多,每年向村里提出建房申请的至少有十几户。”唐才雄说,“耕地这条红线是不能碰的,但一味堵也不是个办法,还可能引发新的矛盾。于是村两委结合新农村建设,将村子后面的一块荒地规划建成了眼前的这个住宅区”。为了缓解村民住房用地的矛盾,村两委征得村民大会同意,将村后一块约摸八十亩的荒地进行平整,通上水和电,预留出路和绿化面积,村民有建房的需求,即可向村两委提出申请,经审核同意后便可在规划住宅区里得到一份面积均为120个平方米的宅基地,而其旧房拆除后宅基地由村里统一规划使用。

  “这个新规划建设的住宅区可解决了村里发展的大难题。”唐才雄说:“原来村里要清理空心房,老百姓都不愿意,怕以后没地方建房子,现在不用动员,自己就抢着把危房给拆了。”2014年,村里要新建一条贯通全村的村道,村民唐才立家的老屋正好处在路中央,唐才立不等村两委干部做工作,赶在村道开工前就把老屋拆了个干干净净,没有要村里一分钱补偿。

  太平镇纪委书记李天云说,“当前农村占用耕地建房的现象较为普遍,政府要完全管起来有困难。清水岭村耕地这么多年来之所以没有被占用,没有减少半分,跟村里有这个规矩是分不开的。”

  夕阳西下,走在村里的大道上,一股清风扑面而来,让人神清气爽,而全村人对土地的敬畏,对规矩长达34年的坚守,对建设美好家园的的执着向往,更是让人感到了清水岭人的责任,和那份心底油然而生的感动。

来源:红网永州站

作者:刘佳宾 唐振军

编辑:刘林霞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z.rednet.cn/c/2017/11/27/190963.htm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