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宁远县审计局原局长朱庆元严重违纪案件剖析

  红网时刻1月18日讯(通讯员 宋云蕾 田剑辉)2017年12月21日,正值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在永州市全面推开之际,宁远县纪委发布了“宁远县审计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朱庆元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的重磅消息。朱庆元作为永州纪检系统“两规”的最后一名审查对象被移送司法机关,为永州的“两规”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位接受组织审查的原审计局长,将在不久之后走上审判庭,接受法律的审判。

  经查,朱庆元在担任宁远县林业局局长、审计局局长期间,存在严重违反政治纪律、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生活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规定。

  “财色害人啊,如果自己能站好事业的最后一班岗,无杂念、无私心、讲党性、守法纪,今天我会在这里含泪写下忏悔书吗?对母亲不孝,愧对儿孙啊!如果时间能倒流,我绝不会让自己犯下如此大错。错自己犯下,罪只能自己担,苦果必须自己吃。”朱庆元在《忏悔书》中洒泪写道。

  两副面孔:贪图钱财,取之无道

  朱庆元本是穷苦出身,从部队退伍复员有幸考上国家干部后凭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先后担任过乡镇党委书记、农机局长、林业局长、审计局长。仕途顺风顺水的朱庆元本应不负组织,备加珍惜,为民用权。但随着职务的晋升,手里的权力越来越大,掌握的资源越来越多,本已生活富足的朱庆元仍不知足,在跟老板们交往的过程中打起了自己的“生意”算盘:自己为国家做的贡献比老板们多得多,为什么自己得到的反而比老板们少得多,堂堂局长却出门寒酸,钱包瘦小,不如凭借自己的权力和资源多搞点钱。“心动不如行动”,“钱”字当头的朱庆元抓住一切机会“捞钱”,一头栽进了犯罪的深渊。

  林业局主管全县植树造林、国土绿化,每年众多的绿化造林工程项目需要采购大量苗木。作为林业局的“一把手”,朱庆元自然成了老板们“围猎”的对象,而一心想发大财的朱庆元,则犹如苍蝇嗅到了牛屎味,双方一拍即合,做起了权钱交易的“生意”。2011年的一天,苗木供应商刘某某向朱庆元提出合伙做绿化造林项目,并承诺只要朱庆元在业务上给予关照,无需朱庆元出资出物,所赚利润两人平分。朱庆元当即满口答应。有朱庆元幕后充当“操盘手”,刘某某不仅顺利地承揽了宁嘉公路、冷九公路、宁道公路等多个路段的绿化造林工程项目,工程总造价上千万元,赚得个盆钵满盈,甚至到案发之日,刘某某还欠县林业局借款10余万元,而朱庆元也“顺理成章”地从中“分红”40万元。即便是2013年调任县审计局长后因为“分红”不均与刘某某闹翻反目,朱庆元还两次打电话向刘某某索要“分红”款20万元。2012年下半年,县林业局计划采购一批桤木苗。朱庆元更是“未雨绸缪”,事先便与苗木供应商曾某某联系,商定按“株数×金额”算账付给朱庆元好处费。在朱庆元的“精心”安排下,县林业局与曾某签订了桤木苗采购合同,朱庆元仅凭一道简单的“乘法”运算就轻松“进账”20万元。

  其实,朱庆元早在县农机局长任上就曾被组织立案审查,并接受检察机关询问,但他不仅不因此收敛“刹车”,反而继续放纵其贪婪本性、拥权“任性”,尤其是调任县林业局长大肆敛财却平安无事之后,更是一贪到底。

  2013年4月,朱庆元调任县审计局长。如何在审计局这个“清水衙门”捞钱,让头脑灵光的朱庆元颇费了一番心思。在绞尽脑汁之后,朱庆元想到了通过购买审计服务把手中权力“放大”的办法。在事先调查“行情”的基础上,2015年,朱庆元向县政府提议聘请审计事务所对财政投资项目进行审计获得同意。同年5月,经事先密谋,朱庆元与他人引进一家审计公司并承接了全县财政投资项目审计业务,前提条件是朱庆元不出物、不出资、不参与管理、不承担成本,占有审计公司全部服务费12%比例。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朱庆元先后从中“分红”48.65万元。除“干股”牟利之外,对一些为尽早拿到审计局的最终审计报告、少审减工程款的工程老板,朱庆元同样不放过。凡是工程老板送上门的钱,一一悉数笑纳。其中某工程老板一次性送来现金50万元,朱庆元丝毫不客气,心安理得,照收不误。把权力用到极致的朱庆元硬生生把审计事务所变成了“钱权交易所”。

  当官发财两条路。朱庆元却既想当官,又想发财。除组织查实其大肆受贿索贿问题外,朱庆元还交代自己因为年少之时“穷怕了”,参加工作后一直在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先后单独或与他人合伙经营采石场、红砖厂、道路工程、客货运输、酒店、驾校、苗圃、房地产开发等生意。

  一面是红顶官员,另一面是地下商人。错误的人生观、权力观和价值观牵着朱庆元的鼻子,让他在贪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犯罪的泥潭里越陷越深,最终等待他的必然是纪法的严惩。

  三个“家庭”:贪恋美色,道德沦丧

  朱庆元原本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家庭。老母健在,儿孙绕膝,正值安享晚年;妻子温柔贤慧,年轻时为了爱情不顾父母强烈反对,千里追寻从部队复员返乡务农、家徒四壁的朱庆元;儿子虽不算优秀,但也乖巧懂事,顺利结婚生子;儿媳知书达礼,尊老爱幼;孙子聪明伶俐,惹人疼爱。一大家子四代同堂,其乐融融,令人羡慕。可是,本当壮年不惑、感恩知足的朱庆元却偏偏有一颗骚动的心,加之对一些老板的奢侈糜烂耳濡目染,更是艳羡灯红酒绿场面、向往新鲜刺激的生活。精神的空虚、情欲的泛滥,最终让朱庆元丧失道德的底线,沦为美色的俘虏。

  2003年,时任县农机局长的朱庆元,在一次酒宴上认识了与其战友关系亲密且颇有几分姿色的年轻女子黄某某。朱庆元垂涎其美色,黄某某看重其权势。二人当即在饭桌上眉来眼去,没过几天就“暗度陈仓”,不到半月便上了床。朱庆元不仅要“曾经拥有”,还要“天长地久”,不到两年时间,就与黄某生了个私生子。为方便黄某某母子生活,更为掩人耳目,2013年4月朱庆元斥资80多万元,以其私生子的名义在长沙某高档小区购买了一套精装房,过起了金屋藏娇、家外有家的“新潮”生活。

  情欲的闸门一旦打开,必将泛滥成灾。朱庆元家里有老婆,长沙有情妇,可还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在调任县审计局长后不久,朱庆元便想方设法把原任职单位与自己关系亲密的某年轻女下属调到了县审计局工作,安插在重要岗位上,放在身边为自己“服务”。凡到外地出差,朱庆元多以方便工作为名安排随行,私下里以“老公老婆”相称,每隔一两天便到该女下属家里煲制虫草汤药、苟且厮混过夜,在温柔乡里醉生梦死。甚至连工程老板安排的旅游玩乐,朱庆元也带上该女下属双栖双飞,毫不避嫌,全然不顾党员领导干部的形象。“窝边草好吃”却影响极坏,全局干部职工盯在眼里,议论纷纷。朱庆元虽有耳闻,但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自以为风光有面子。

  领导干部本应模范带头遵守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自觉抵御腐朽没落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但错误的爱情观、家庭观和幸福观,为朱庆元塑造了无异于封建官僚“三妻四妾”的畸形人生。

  德不配位,必有余殃。经过组织耐心教育,朱庆元才彻底悔悟,最终认识到自己的放纵给家人带来的伤害、给组织造成的损失。“因自己的贪色,封建思想严重,没能守住道德底线,既伤害了自己的家人和她人的感情,又辜负了组织的关心和培养,影响很坏。后悔啊!”每谈及此,朱庆元便痛哭流涕。早知如此,又何必当初呢?

  四处串供:欲盖弥彰,原形毕露

  古有民谚“心中无冷病,不怕吃西瓜”。但最近两年朱庆元却时常心惊肉跳,睡得很不安稳。

  自2016年下半年起,宁远县纪委陆续接到群众举报,并开始对朱庆元的违纪问题线索进行调查和初核。朱庆元隐约听到风声后,担心自己的问题暴露,于是想方设法掩盖事实,四处活动串通,对抗组织审查。为了掩盖自己在审计事务所占“干股”的事实,2017年春节刚过,朱庆元就打电话约见审计事务所实际负责人陈某(另案处理),交待陈某不要将其占干股“分红”的事向调查组讲,并叮嘱陈某凡事打自己的新手机号码。为了掩盖自己婚外违法生育一孩的事实,朱庆元亲自安排情妇黄某某与自己的堂兄朱某国到民政部门办理假结婚登记手续,让朱某国这个老鳏夫无缘无故地“成家生子”。为了掩盖自己利用职务之便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利的事实,在同年3月县工业园原党工委书记乐某某严重违纪案某涉案工程老板被公安机关带走调查后不久,朱庆元连忙找到该老板的侄子,将此前该老板所送的巨额贿款退回,同时要求对方出具了一张内容为“今收到表叔朱庆元全部还款50万元,借款已还清”的假收条,还明确要求当事人什么可以讲、什么绝对不能讲,企图将受贿款“洗白”成借款。此外,朱庆远为了隐匿自己的巨额财产、掩盖资金流向、通话短信记录等问题线索,先后多次使用自己的曾用名“朱波”或借用他人的银行账户、身份证明、手机号码等手段从事违纪违规活动。“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过经验丰富的好猎手”,铁的证据将朱庆元自以为天衣无缝的谎言一一戳破,并在短短50天时间内结束了他贪婪而放荡的前半生。

  政治纪律是党的纪律中最重要、最根本的纪律,是打头、管总的纪律。朱庆元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本应对党绝对忠诚老实。而在组织对朱庆元立案审查之前,曾多次对其提醒谈话,让其自行改过,但其闭口不谈自己的问题,口口声声自证清白;在组织对其问题进行初核时,他又蓄意隐瞒和掩盖自己的严重违纪事实,玩起了对抗组织审查的鬼把戏。些小伎俩,不仅无益无补于事,反而构成其违反政治纪律的严重错误,恰恰证明朱庆元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已经完全丧失了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党性,完全丧失了作为共产党员最起码的资格。

  “由于自己不加强学习,不加强世界观改造,把美好的人生毁在自己的贪念上,是多么不值得。”朱庆元在反省自己的错误时潸然泪下,“把自己原本可以灿烂出彩的人生毁于不守规矩上,实在得不偿失,毁了自己用一生努力奋斗得来的政治前途,毁了自己今后的人生,毁了自己本该幸福的家庭。”

  贪念让朱庆元为自己严重违纪并涉嫌犯罪的行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最终落得个“政治上身败名裂、家庭上不得团聚、思想上后悔莫及”的可悲下场。而此案的成因与启示,必将为广大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带来重大而深远的警示教育意义。

来源:红网永州站

作者:宋云蕾 田剑辉

编辑:刘林霞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z.rednet.cn/c/2018/01/18/188831.htm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