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永州3月24日讯(记者 成文杰 通讯员 黄丽音 邓钰凡)又是一年春来到,又是一年二月八。3月24日,2018年永州市冷水滩区“南方农耕文化展示活动”在普利桥镇举行,6公里长街人山人海,场面浩然壮观。永州市副市长李旦梅出席并宣布活动开幕。
在农贸市场广场上,伴随农耕文化展示活动的开幕,动人的音乐、优美的舞蹈,戏曲联唱、《打油茶》、黄阳司扎故事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文艺表演引爆了全场热潮。有小孩坐在大人肩上的,有站在板凳上的,有站在高层阳台上的……人群里阵阵喝彩声此起彼伏。
赶社现场,蒙蒙细雨挡不住大家的热情,大街小巷,处处人潮涌动。大人抱着小孩,情侣手牵着手,小贩大声吆喝叫卖,农民朋友双手提满货物,小孩子们在人群中欢闹着,老人露出心满意足的笑容……构成了一幅和谐欢乐的情景画。
一些颇具年代的农具、物件今天集中亮相:碾子、石磨、犁耙、斗笠、蓑衣、箩筐、簸箕、风车、水车等农机具和春耕物资应有尽有。远道而来的彭女士手里拿着买到的竹篓,笑着说道:“在城市里面工作,很少有时间来乡下,更难买到这些手工编织的用具,这次过来大开眼界。”在农耕文化展示厅,一位70多岁的老人现场编织草鞋,吸引了大批人群围观,来自桂林的周先生告诉五岁的儿子,“老一辈的人就是穿这种草鞋春耕的。”
最让人记住乡愁的是当地的特色美食,油炸粑粑、野菜团子、敲敲糖、柚子糖、新鲜荸荠、土麻糖等小吃,空气中香味阵阵。“每一年二月八都会来赶社,今年格外热闹,农耕文化越来越浓厚,咱农村生活也越来越好了。”一位普利桥当地人发出感叹。
在普利桥镇居住了几十年的冯祥来老人介绍,关于“二八”的由来有这样一个传说:农耕节的来历与两位大师有关,一位是中国禅宗六祖慧能,他原长期在四明寺讲法。另一位是全真大师,也是唐代有名的高僧,活了166岁,长期生活在四明山上。非常巧合的是两位大师的生日都是二月初八。因此每年农历二月初八这天,周边各市县的人们纷纷涌进四明山朝拜,形成了“二月初八朝佛”的民俗,大家借此机会进行各种农具、农产品交易,逐步形成了盛大的“二八”赶社的习俗。这一习俗从乾隆期间到如今已延续了三百多年仍经久不衰,成为了当地农民过年后的一个重要节日。赶完社日,农民就要投入到繁忙的春耕春种各项农事生产中。
冷水滩区文体新旅局负责人介绍,冷水滩区以全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将普利桥赶社打造成为了中国南方地区颇具规模的农耕文化盛会,成为了永州的一个响亮且独具特色的经济、文化活动品牌。今年的活动在以往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与创新,既保持了原汁原味的赶社盛况,又加入了农俗大舞台、农耕博物馆等农耕文化展示窗口及农趣运动会等互动区域,吸引了越来越多人前来了解农耕文化。
据统计,当日吸引了湘桂边境两省三市近15万人集聚,商品总成交量达到上千万元。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NextPage]
来源:红网永州站
作者:成文杰 黄丽音 邓钰凡
编辑:刘林霞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