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空壳村”的“脱壳”之旅——江华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红网时刻永州通讯员 杨丁香 车玉钦

“盘王出世先出世,盘王出世在西天,盘王头戴平头帽,帽带俏俏朝上天……”流火七月,江华瑶族自治县湘江乡千年瑶寨桐冲口村的瑶歌瑶舞和民族风情吸引了一拨又一拨的游客纷至沓来。“我们白天招待游客,晚上表演节目,都是有分红的。村里拿小头,我们得大头,每天干起事情来浑身是劲!”村民赵龙姣笑呵呵地说,仅乡村旅游一项就为村里集体经济每年增收10万元以上。这是江华县大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消灭集体经济“空壳村”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江华县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脱贫攻坚、强基固本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空壳村”清零三年行动计划,多措并举增强“造血”功能,让村级集体经济“破茧成蝶”。目前,全县312个村(行政村)已彻底消除无集体经济收入“空壳村”,全县80%的行政村(社区)年收入达5万元以上,其中112个贫困村有4万元以上集体收入。

“空壳村”的“脱壳”之旅——江华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综述

五月天服饰公司员工在认真工作。

产业带动,深挖潜力

“五月天服饰有限公司来我们村小微企业,除了付给我们厂房租金,还按所有员工工资总额的20%付钱给村集体,既解决了村民家门口就业的大问题,又将废弃多年的老礼堂派上了大用场,还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一举三得啊!”大路铺镇宝昌洞社区主任勾起手指头跟笔者算起了经济账。

像宝昌洞社区这样通过产业发展、盘活村集体资产带动集体经济壮大的做法,在江华比比皆是。近年来,江华县坚持走“规模企业进园区,小微企业进乡村,农业产业建基地,旅游产业谋全域”的发展路子,把农民增收和集体增利结合起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一方面集中流转土地,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能人大户发展优质水果、食用菌、茶叶、生猪等优势产业,通过租赁承包、合作入股、参股分红等多种形式,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桥市乡野猪桥村流转荒山和旱地2500亩,出租给黑土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种植水蜜桃,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创收10万元。涛圩镇龙山村、界牌乡木浪村流转荒山近千亩,出租给温氏集团办种猪场,出租给温氏集团办种猪场,一次性收取5年租金近百万元。

另一方面,盘活集体资产,大力推动小微企业进乡村。引导各村党组织通过盘活礼堂、学校等闲置集体资产,完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提供用工服务等方式,全县共引进400多家电子、塑料包装、皮具、制衣、制香等小微企业到村办厂。鼎维塑业是一家出口型企业,在沱江镇茫海洲村、涔天河镇鹧鸪坝村租赁厂房,每年各支付4.5万元租金作为村级集体经济。

与此同时,大力推动旅游产业谋全域,充分挖掘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和瑶族文化底蕴,由村级集体经营或吸收社会资金进行联合开发、租赁承包经营,取得集体经济收入。沱江镇莲花地社区将九龙井原始生态林承包给公司50年,每年100担谷子,仅此一项每年为集体经济增收1万余元。白芒营镇秦岩村将秦岩景区对外承包58年,从2017年起,每年为集体经济增收2.7万元。

“空壳村”的“脱壳”之旅——江华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综述

阳华田村光伏发电站。

项目拉动,激发活力

“去年,通过‘空心村’治理,我村复垦水田56.31亩、旱地23.95亩,共获得奖励915.18万元,扣除治理成本,集体经济直接增收达560多万元。”码市镇大城村的村支书李树带喜滋滋的一番话让我们看到了集体经济“脱壳”之旅活力四射。去年以来,江华县利用扶贫项目用地指标倾斜的利好政策,在全县大力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扎实推进“空心村”治理工作,对农村废旧宅基地等进行土地整理和复垦,通过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交易收益,促使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各乡镇实施项目经省国土资源厅验收合格备案后,由县人民政府按旱地10万元/亩、水田12万元/亩的标准奖励项目所在村。截至2018年6月,江华县共有86个村实施完成了增减挂项目,共拆除“危、旧、破、残”房屋6500间,复垦土地2800亩,扣除每亩施工费和房屋拆除补助约3万元,预计可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增收近2亿元。

除了增减挂,江华还坚持资源换产业,充分利用全县光照时间长、建设场地多的优势,大力发展光伏产业,计划2017-2019年分期建设300MW分布式光伏电站,解决全县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万元/村·年以上。2017年底,已完成山口铺光伏扶贫电站3060KW建设,投资达2142万元,联建的51个贫困村当年村均分红2万元。截至2018年6月,全县8个建设点43MW光伏扶贫电站已并网发电,预计年发电4500万度以上、收益4000万元左右,每年固定回报政府收益达645万元,可确保今年所有贫困村、“空壳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各达4万元以上。

部门联动 内生动力

“实施村级集体收入‘破壳清零’工程,农村是关键,但仅靠村级组织还远远不够,必须把这项工作放到全县层面来推动、抓落实,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推进机制。”这是江华县委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决心。

为此,江华县积极引导农业委、扶贫、财政、林业等部门将项目和资金向增加村级集体收入倾斜,加大扶持力度;探索建立村(社区)干部报酬与村级集体经济收益挂钩奖励机制,努力调动村级增收的积极性;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村干部增加集体收入的本领,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发挥县直单位资源优势,重点向集体经济薄弱村、“空壳村”选派懂经营会管理的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帮助村盘活集体资产、引进农业项目,切实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统筹协调、职能部门合力推动、乡镇和村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

去年,江华县结合村“两委”换届,选配62名能人大户、致富带头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把126名创业有成者充实到班子,将村干部经济待遇与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效挂钩,增强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全面开展村集体“三资”清理,成立村级理财小组,严格落实“村财乡管”“四议两公开”“村务公开”制度,切实加级集体经济监督管理,让发展成果惠及群众。

来源:红网永州站

作者:杨丁香 车玉钦

编辑:周文君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z.rednet.cn/content/2018/08/04/316739.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