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理论 | 唐彦: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思考

十九大以来,我国开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广大农村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去年,我们专门就双牌县的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了一次调研,发现了一些突出问题,并做了一些思考,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供党委和政府决策参考。

一、积极对接逆城镇化,振兴乡村的“人”

一是倡导新乡贤回乡居住。要欢迎那些国家公职人员“告老返乡”,他们的返乡,将给乡村带来新的理念、文明和资本等,变成乡村社会运转、风习教化传承、乡里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形成新乡贤文化,发挥在乡村治理中“情治”功能。要吸引乡贤告老还乡居住,关键是破解渠道不畅的问题,如土地政策等。二是鼓励能人返乡创业。要主动培养回引能人、优化环境回引能人、真挚感情回引能人,鼓励能人回乡创业,实现能人报效乡亲、回乡创业、振兴乡村的美好愿望。三是鼓励干部回乡振兴。鼓励在职的党政机关干部,国企职工,医生、教师等专业技术人员奉献桑梓,振兴家乡。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认真思考并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解决好养老、医疗、创业支持等现实问题。四是吸引社会有情怀人士上山下乡。在当今的城市里,有乡村情结的成功人群不在少数,可以吸引那些有山水情怀、乡村情怀、文化情怀的社会人士到乡村,利用他们的经验、学识、专长、技艺、财富以及文化修养,鼓励他们直接参与乡村建设和治理,用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文化道德力量教化乡民、温暖故土,用他们带来的先进市场理念促进产业发展。

二、按照原生态的理念,振兴乡村的“形”

乡村振兴之路,理应是一条留住乡村的“形”的生态文明之路、美丽宜居之路。一方面,要遵循乡村的形的要素构成。乡村是一种自然生活状态,是一种自然环境与村落形态巧妙融合的乡野聚落。而山、水、田、林、路、村庄则是乡村自然生态的最典型特征。然而,一些地方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套用城镇化的套路,大力“去农村化”,弄得城镇不像城镇,农村不像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政府要出资开展“治房、治路、治水、治脏、治厕”等活动,大力整治乡村人居环境的同时,主要任务是保护好山水格局、生态基底、历史肌理与聚落形态,保持富有传统意境的乡村景观格局,打造“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田园牧歌式的乡村情境,留住乡亲、乡情和乡愁。另一方面,要打造好农户美丽庭院的形。要大力倡导打造美丽庭院,不搞大拆大建,不搞整齐划一,提倡生态经济、各具特色。美丽庭院中还要融入家庭文化建设,引导农户挂对联、挂灯笼,晒家风,传家训,传承文明,让乡村持续美丽。

三、做好传统产业与文旅融合发展,振兴乡村的“业”

双牌要找准特点、挖掘亮点,攻破难点,写好传统产业与旅游的结合文章,推动乡村振兴迈向高质量发展。一是创造乡村慢生活空间。双牌作为偏远山区,受城镇化的冲击相对较慢,传统农耕文化遗存尚多,全域都是慢生活区,是永州中心城区和长沙、广州等地的后花园。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双牌承接休闲旅游的先天条件。在乡村振兴的大局中,要植入慢城理念,把慢生活、慢产业、慢生态、慢出行、慢服务、慢关怀等贯穿产业发展和日常生活当中,重点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保护传统手工艺、恢复乡土文化,创造更多的美好乡村慢生活空间,让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中集聚发力。二是增加乡村旅游有效供给。以“旅游+”“ +旅游”,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思路,开发乡村民俗、乡村美食、乡村特产、农事体验、农家生活等特色产业,打造传统村落、乡村民宿、休闲农庄、特色庄园、田园综合体等乡村旅游产品,促使田园变游园、村落变景区、民房变民宿、生产劳动变观光体验、农副产品变旅游商品。三是促进传统农业扩园提质。实践证明,生姜、茶叶、水稻等传统农业在双牌大地上根深蒂固,其优势比一些外来物种更具适应性。要保护好这些本地品种,扩大园区种植,提高产品质量。如慢城区域沙背甸传统种植的水稻和芋头,要大力扶持,该村几千亩的良田,分上下两片轮作,金黄的稻浪和碧绿的芋田也不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如果舍弃本地品种片面追求新品种,一旦技术不过关或者自然条件不适合,就会“竹篮打水一场空”,既浪费了资金又错失了发展机会,得不偿失。

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振兴乡村的“魂”

乡村是一个文化空间,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原点,是浸入骨髓、溶于血液的“乡愁”。当前,中华民族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城市已难觅踪迹,在农村尚存一些,保护它们迫在眉睫。同时,挖掘恢复本土文化,也是乡村振兴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一是建好家庭文化。双牌本土家庭文化蕴含了深刻的教育意义,需要保护和传承。二是恢复宗祠文化。我们应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宗祠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弘扬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部分。三是传承传统节日文化和民俗文化。清明祭祖扫墓、中秋包粽子等节日文化在双牌流传甚广,修屋上梁、哭嫁、唱山歌等民俗文化在县内少数地区还有遗存,这些大多也是寓教于乐、寓教于事,急需采取措施办法发扬光大。四是振兴村落文化。村落要传播新思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现有村级活动中心等场所的作用,让农村独有的民俗文化、饮食文化、民间工艺等活动,表演有舞台,展示有馆室,经营有场地,宣传有平台。

(作者系双牌县政协主席 )

来源:永州日报

编辑:陈小婷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