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2月,永州市委召开了全市执行力优秀干部座谈会,集中表彰了一批执行力优秀干部,他们是永州市市管干部中重执行、有担当、善作为的先进代表。近日征集了他们的个人感悟,进行编发,供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借鉴。
人终归成长于过程之中。自打离开高校,不觉已近十年。回味这细碎光阴,从一城到另一城,从一事到另一事,庆幸的是,在岁月的素笺上,写下了知道的絮语,也真正盈得些许懂得,心中便多了一份沉甸甸的欣喜。
1
七年前的一个夜晚,我踏上了进京挂职的行程。那一天,首都大雪,皑皑银装的世界,给了我许多期待。
接下来的生活,是繁忙而清苦的。中央机关的工作节奏和要求,超出了我之前所有的想象。课题的研究和联系,是我主要的工作,对有过科研经历的我而言,起初感觉颇好,可不久,就败下阵来。因知识更新不足、结构固化,在与知名专家的思想碰撞中,屡遭诟病;在递交东拼西凑的文本时,屡挨批评。我痛定思痛,潜心系统学习研究。历经三百多个日日夜夜伏案执笔后,终于较好“交卷”。
离京那晚,又是一场大雪。当渐行渐远的我,回望雪地里那一串串深深的脚印,豁然明白:真正的懂得源于知道!在碎片化、功利性的知识支配着我们生活时,惟有系统的知识结构才能产生功能。
2
年轻干部的成长,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才是真功夫;接地气、养静气、长才气才是真本领。
早些时,在群团组织工作时,我找分管的一位被“耽搁”的“资深”科长谈话,我说,“要相信组织!”他随即玩笑道,“组织在打瞌睡。”可几年后,调整状态后的他被提拔了。我们再论及此事,其也欣然悟到:“组织始终是清醒的!”
这些年,从高校到地方、到首都、到县里,再调回市直,每次调动,我都怀揣着组织的信任与重托,携几箱沉重的书籍、些许换洗的衣物,把梦想置于前行的路上,用一路的微笑,从容淡定而行。
“品若梅花香在骨,人如秋水玉为神。”走过一程又一程“墩苗”的阡陌,我逐渐认识:真正的懂得源于定力!“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在纷纷扰扰的世事面前,懂得删繁就简,便能轻松前行。往往,时间会留下最值得的人。
3
历事才能炼心。人须在事上磨练,干部的成长也需经历几次“热锅上的蚂蚁”,方知“绝知此事要躬行”,方能“每临大事有静气”。
几年前,初到县里工作,一次下乡调研,村干部告诉我,村里还有一个小组未通电,我十分惊诧。一阵崎岖颠簸的山路,随行的越野车亦不能前行。爬山涉水后,眼前零星坐落着十来栋陈旧的木屋。经逐户走访,我内心甚是难过。在这里,电视作为村民最好的家电,也只能沦为摆设。回到县里,我立刻开会协调。有同事提醒我,此事并非易事,建议慎重!我当时怒怼,如果是您的家人呢?
不久,通电了!再不久,路好走了!再次来到村里,从村民黝黑淳朴的脸庞上,我看到了会心的笑靥。那会儿,我深切知道:真正的懂得源于笃行!有人说,把简单的事做到极致、把平凡的事做成不平凡,即是绝招。在办好老百姓的平凡事上,我也渐渐懂得,“想”是问题,“做”才是答案,有些路,要用脚用力去走,有些路,更要用心用情去走,披荆斩棘往前走,才是生活的常态。
4
什么是痛?于我而言,痛是高烧四十多度独自面对床头空空的水杯,痛是零星送女儿入园时其回头期盼的泪水,痛是父母生病时仍在电话里强装的笑声……
人总是要有点情怀的。汪曾祺在《人间草木》里写道:“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现实中,这些痛又易于尘封在前行的行囊。毕竟,爱上了,就不问明天与归期;选择了,就不怕痛苦与考验。
市委网信办在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强到优的发展过程中,有人问我,感受如何?我思忖了一会,只说了三句感言:没日没夜,没完没了,没边没际。虽然不够精准,但也反映了工作的现实。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真正的懂得源于信仰!在日复一日处理冰冷海量信息的同时,我们真切感知到了社情民意的“湿度”“温度”,真正触摸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忘来时路,方能致更远。惟此,往后余生里,才能奋斗出人生的高光时刻。
(作者唐超学 系永州市委网信办主任)
来源:红网
作者:唐超学
编辑:陈小婷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