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文明新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是点亮美丽乡村之路的关键举措。祁阳县在乡风文明建设年中,探索建成“一约四会一队”即移风易俗乡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理事会、禁毒禁赌协会,红白喜事劝导队等群众自治组织,形成一套“三五”工作法,取得了有益的经验,文明之花吐芬芳的气息随风扑面。
一、“五有”强保障,筑牢文明乡风新阵地
祁阳县把脉农村精神文明现状,落实“五有” 强保障。“五有”即有工作场地;有工作机构;有工作制度;有活动开展;有总结评比。在全县560个村建标准化文明实践站,与村党群服务中心合署办公,确保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有场所。依托村支两委的领导,各村“四会一队”,根据本村特色组建 “五老”乡贤队伍,即本村老党员、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模范,实现群众参与、村民自治的模式。
大村甸五塘冲村采取村民公推的方式,推出乡贤56名,杰出乡贤7名,组建“四会一队”工作机构,开展乡风文明工作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五老”乡贤在群众中发挥着先锋带头、教育引领、文明示范等三大作用。 针对不同的理事会,制订章程和制度,群众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以“除陋习树新风”的十条规定和“十星级文明户”创建为工作总目标,活动开展坚持“六到场”原则,即红白喜事必到场、赌钱打牌必到场、虐待老人小孩必到场、不孝敬公婆必到场、邻里纠纷必到场、家庭卫生脏乱差必到场,进行教育和劝导。每季度评比一次,通报表扬与批评公示,确保工作有活力、有激情,形成各有特色的激励机制。
二、“五为主”把方向,引擎文明乡风新航标
如何抓“主要矛盾”,哲学原理运用的方法就是“弹钢琴” ,把执行的重点放在重大问题和主要矛盾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祁阳县突出“五为主”把方向,运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政策方略和社会主义新风尚“飞入寻常百姓家”。
“五为主”即宣传教育为主,营造文明和谐氛围;经常性工作为主,打通最后一公里;志愿服务为主,培育友爱互助精神;群众参与为主,夯实社会治理基础;典型引导为主,践行社会主流价值。“四会一队”组织注重采取宣传教育与引导村民参与实践相结合的办法,零距离言传身教的方式,把深奥的理论化作浅显易懂的现实,教育群众自觉把个人与集体联系起来,只有诚实劳动才能创造美好生活。文明实践活动杜绝自娱自乐、形式走秀,切实把握社会问题导向,把握群众迫切需求。确定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志愿服务主题,哪里有需要,志愿服务就送到哪里,实现“两个就地转化”,即把“四会一队”组织就地转化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把爱心群众就地转化为志愿服务队员,充分发挥广大村民参加文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夯实群众主体地位。“十星创建”在祁阳先行先试三年来,百姓追星捧星盛行,参与度、争创度高涨达96%,成为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全县每年推出十星级文明示范户1000户、文明户10000户等一大批身边典型,遍布每个村和社区,引导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
三、“五到位”结硕果,实现文明乡风新愿景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祁阳县落实“五到位”,文明乡风千家万户蔚然成风,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逐步化作现实。
“五到位”即整治到位,让环境美起来;管理到位,让秩序好起来;示范到位,让家庭和起来;为民到位,让服务优起来;帮扶到位,让群众富起来。祁阳县践行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理念,去年以来实施“五园五化”工程、“一拆二改三种四清洁”“美丽乡村三年计划”“五百工程”等,瞄准乡村清洁卫生,垃圾死角、房前屋后种花、种草、种树,让家庭美带动村庄美。“四会一队”组织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五老”队伍坚守奋战乡村振兴一线为主力军,主导乡风文明建设。坚持小事不出户、大事不出村,就地解决问题的原则。“五老”在维持社会秩序、禁赌禁毒、移风易俗、宣传党的政策和法律上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活跃在基层的一支重要力量。
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着力解决贫困人口“人穷志短、因陋而贫、无能为力、无事可做”等问题,出台《脱贫攻坚“四扶四建”实施意见》,“四扶”即扶志、扶智、扶技、扶业,“四建”即建扶贫讲堂、建乡村车间、建培训中心、建村为主机制,有效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努力让村民“富脑袋”和“鼓口袋”的梦想同时实现。脱贫户们在扶贫讲堂分享着自己的脱贫故事。祁阳县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找到了乡风文明建设的“四会一队”“三五”群众路线工作法,已成为培育文明乡风直通乡村振兴的密钥匙,一个个文明富饶宜居美丽的村庄正在成为现实。
(作者彭国锋 系祁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来源:红网
作者:彭国锋
编辑:陈小婷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