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永州7月8日讯(零陵站记者杨坤 陈涛)7月5日,在永州市零陵区马坝村,一整片高标准化的水稻田格外显眼,一行行抽穗的水稻生长得郁郁葱葱,贫困户伍九松正在稻田里劳作,龚向树朝迎面走过来的扶贫队员挥了挥手,从稻田里走了上来。
“去年龚主任号召我养殖鸭子的时候,帮我申请到了600元补贴,当年养鸭子就赚了3000多元钱,今年又让我加入了陈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这8亩地水稻收入4000元不成问题。”贫困户伍九松语气坚定,边走边对记者说,“跟着龚主任走,心里有底,浑身是劲。”
龚向树查看伍九松的养鸭情况。
伍九松说的龚主任叫龚向树,1999年12入伍,四级士官,曾经在广东武警边防总队服役,爱好音乐的他从三千多名官兵中脱颖而出,在极其严格的筛选下,参与中国第五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赴海地执行国际维和任务,成为一名优秀维和士官,创作《维和之爱》《美丽零陵》等歌曲并荣立二等功一次,2015年转业后就业于永州市零陵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7年和贫困户伍九松结对。在海地维和的经历让龚向树对扶贫有了全新的认识——群众的拥护是重中之重。
“第一次走到伍九松家时,看到他家有两层楼高的小楼,我的心中就在质疑,这家怎么会被评为贫困户呢?后来通过走访得知,他儿子十年前在广东打工时,被人打成重伤,经治疗后仍落下精神残疾,老伴重病缠身,欠下了一大笔医药费,原本幸福完整的家变的支离破碎,毫无希望。”刚和伍九松结对的龚向树对伍九松的情况如数家珍。
龚向树在海地维和时的照片。
为了让伍九松满意,龚向树就下定决心要扭转他一家的命运,只要放下工作他就往伍九松家里跑,即使再忙再累,也要经常去了解他家的现状,让贫困工作由枯燥的数字填报变为实际帮扶行动。发展高标准稻田、建设鸭圈、种植奈李、解决销路、解读扶贫政策、安排伍九松的儿子到医院治疗……沉稳扎实、有规划有远见的龚向树让伍九松看到了脱贫的希望。
“伍九松家里主要就是缺乏劳动力,思想上没有目标,没有规划,所以一直脱不了贫。”龚向树说,“扶贫队要做一个定星盘,让伍九松的努力有方向,脱贫有路子。”
“现在党的政策这么好,等、靠、要还不如自己干。”如今,在伍九松家里,院子虽然简陋,但收拾得整齐干净,“孩子治疗之后情况还算稳定,可以帮忙管一下鸭子,全靠龚主任我家才好了起来。”
近年来,永州市零陵区坚持一手抓“民拥军”,一手抓“军爱民”,区人武部联合相关部门积极为退役军人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目前零陵区一共有退伍军人21000多名,他们分布在各个岗位,在部队时是铁骨铮铮的军人,退伍后立志建设家乡,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全区经济建设主战场,以及抗洪抢险、森林防火等各个急难险重领域,谱写了一曲曲军民融合一家亲的美妙乐章。
来源:红网
作者:杨坤 陈涛
编辑:李艳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