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一千个日夜的坚守!解密永州九嶷大桥的“钢铁卫士”

赵春齐紧盯现场张拉关键工序保证质量。

红网时刻通讯员 肖琳 永州报道

“这里的灯光再调试一下,要确保夜晚匝道的行车安全。”9月28日深夜11点,正式通车的前夕,九嶷大桥上一派紧张而有序的工作景象。

永州城投集团驻九嶷大桥的项目管理员赵春齐正在和施工人员一起加班为大桥通车进行安全检查。而这样的忙碌,赵春齐已经经历了一千多个日夜。

1983年出生的赵春齐已经是一名资深高级工程师,从九嶷大桥开工伊始,他便驻扎在项目一线,一守就是三年。与工友们同吃同住久了,工友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赵大桥”。

“赵大桥”每天都要对工地全线进行巡查。从桩基础的放样、成孔、灌注,到水中围堰的定位、安装、支撑;从墩柱的布筋、立模,到悬浇梁的挂篮拼装、走行;从主塔斜拉索的挂索、张拉,到桥面沥青层的摊铺、标线。每一道关键工序,他都要进行详细把控。由于桥梁施工的特殊性和连续性,往往清晨旭日东升便前往工地,工序完成后已是夜深人静时。

“大桥开工前,每天在办公室研究图纸,热爱学习。大桥开工后,一直扎根在工地,责任心强,业务素养扎实,还是个特别有孝心的人。”谈到对这位80后共产党员的印象,同在市城投项目管理公司上班的同事李坎竖起了大拇指。

赵春齐的父亲中风多年卧病在床,且身患尿毒症,依靠每周三次的血液透析延续生命;母亲支撑家庭多年,后患有美尼尔氏综合症不定期发作;家中尚有单亲的幼儿和80多岁的外婆需要照料。工作之余,他都会带着父亲到医院治疗,照顾儿子,为母亲分担压力。但即便如此,更多的时间他需要守在大桥上。如有关键工序作业时,则同工友们风雨无阻、披星戴月驻扎在大桥上,通宵熬夜是家常便饭。说起家人,赵春齐一脸愧疚和感激,“我见证了九嶷大桥从无到有,一直在陪伴着它,感情很深厚。跟大桥在一起的时间比陪家人的时间多多了,好在家人对我选择这份工作很支持,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岗位,他们也能够理解我的工作性质,总是说以工作为重,千万要把手头的事儿做好。”

2017年7月,永州遭受百年一遇的洪水突袭,城南大桥施工受到严重威胁。7月1日凌晨5时的湘江上暴风骤雨,水位突然异常迅猛地上涨。当机立断,他指挥施工钢栈桥上价值600万元的2台履带吊车成功撤离。这时,岸边的农民工宿舍中,还有65名毫不知情的工友仍在熟睡。赵春齐立刻冲进宿舍将他们摇醒,但江水倒灌进施工现场时,仍有40多名工人尚未撤离,随时都有被洪水淹没的危险。争分夺秒,他通知施工方用装载机帮助转移工友,在洪水彻底淹没工地之前,所有工人都安全撤出了施工现场。

由于三年如一日的出色表现,他的工作能力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可,2017年获得永州市国资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永州城投集团抗洪抢险“先进个人”称号和“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8年被授予永州市五一劳动奖章。市城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世旺高度评价他,“九嶷大桥是我司第一个大型桥梁项目,为了不辜负市委、市政府和广大市民的重托,公司党委经多次研究,最终选派了业务知识深厚、工作能力突出、意志品质过硬的赵春齐同志负责该项目的现场管理。三年来,他常驻项目工地,风餐露宿,任劳任怨,带领项目部的同志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彰显了共产党员遇事不推诿、做事不挑剔、干事敢担责的优秀品质,是公司一线员工和‘80后’年轻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和学习榜样。”

一桥连东西,天堑变通途。九嶷大桥飞架在湘江之上,为两岸人民造福,为中心城区的发展按下快进键。而以“赵大桥”为代表的建造者们就如同这大桥上的“钢铁卫士”,守护着大桥的顺利落成。

来源:红网

作者:肖琳

编辑:周文君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z.rednet.cn/content/2019/09/30/6079809.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