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蓝山:万物冬藏待春来

红网时刻11月27日讯(蓝山站记者 李忠仁 通讯员 欧阳昌云)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

日前,在蓝山县各村民正忙碌着在地里收获。冬至过后的15天里,蓝山县农民把地里的红薯、紫姜、芋头等农产品搬进地窖的习俗流传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只因在地窖中,土壤的导热性弱,冬季外界过冷时,地窖内仍旧保持较高的温度;而土壤内的湿度变化也比较稳定,有利于防止农产品的蔫缩;加上土壤中的气体交换较差,地窖内具有积累二氧化碳、降低氧气的自然气调作用,所以可长时间保证农产品不变质。

收获“西瓜红”红薯。

今年60岁的蓝山县新圩镇村民谭平花说,今年自家收获“西瓜红”红薯有一千多斤,在当地来说还不算大户,只够自家吃,而用来储存红薯的地窖,其年龄比自己还大,嫁到这边之前就有了。

蓝山县所城镇舜岩村成章献正在新制的地窖中存放紫姜。

所城镇舜岩村支书成章军告诉记者,在蓝山地区目前有两种地窖,一种是垂直而下的地窖,另一种是在山里水平挖进去的地窖。就其保温效果还是垂直而下的地窖为最佳,但是搬运不便,花费时间多。近十年来,水平地窖才慢慢开始出现,因其搬运方便、节约大量时间,村民便可早早存放完红薯、紫姜、芋头等农产品而去外地务工挣钱。

蓝山县塔峰镇箭岭村民正忙着收获紫姜。

村民廖国亮将红薯放入地窖。

廖国亮家的地窖因历史久远而长满了青苔。

廖国亮家亲戚正在地窖外帮忙“提放”红薯。

今年79岁的蓝山县新圩镇村民廖国亮说,古人早就摸索到了大自然的规律,立冬后半个月,是存放红薯的最佳时辰(过早过晚都易造成红薯腐烂)这个时候放进地窖能保证红薯不坏直到第二年5月份;储存的红薯可用来做红薯干,红薯片,也可用来做酒,因红薯油炸后酥脆,还成为当地特色小吃“灯盏粑粑”常用的配料。

来源:红网

作者:李忠仁 欧阳昌云

编辑:李艳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z.rednet.cn/content/2019/11/27/6263921.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