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永州2月25日讯(通讯员 刘源华)提起工行永州分行后勤管理员杨延平,员工们都会爱“恨”交织。爱的是这个其貌不扬的“老班长”,是个不折不扣的热心肠,无论大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总是随叫随到,随到随做,能及时把交办的事情完成,就算是一时难以完成的,也会掏出一个小本子记录在册,想方设法第一时间内办好,一句话,不误事;恨的是,这个平时一团和气的好好先生总是爱认死理,无论大小,一律照章办事,甚至连部门想多领一支笔、一本稿纸都不肯通融,一句话,死脑筋。诸于此类只认死理的倔事,还有很多很多,特别是此次疫情暴发以来,他的“不近人情”形象更是显露无遗。
“不近人情”的测量
疫情期间进单位的大门需要测量体温,这是天经地义的事,相信很多人都会自觉遵守,将车窗摇下来坐在车上让工作人员测量。但在杨延平负责的工行大门却不行,他要求所有需进入大院的人员下车,包括本行员工都不例外,必须到常温下的传达室里面测量,其目的是排除车内空调等各方面因素的干扰,以取得体温测量的准确值,确保无发热人员进入。开始实施时,很多人都不理解,认为多此一举,颇嫌麻烦,但杨延平却毫不通融,一视同仁,夜以继日守在传达室,带领保安人员一丝不苟的按此流程操作,最终让这一“不近人情”的测体温工作成为大家的习惯,自觉遵守。
“不近人情”的拒绝
如果说杨延平负责的测体温已是“不近人情”,那么对于外来车辆及人员的拒绝又上了一个台阶。为保证院内在疫期“秋毫无犯”,他对保安明确规定,除本行职工及住户外,凡是非办理业务的外来车辆及人员一律不准进入。好家伙,这下怨声就大了,外来人员中有的是院内员工的亲戚,要送东西进来怎么办?他说,看我的。于是,他硬是把通讯录放在传达室,一边跟需进来的人员解释拒绝进入的原因,一边通知院内的人员出来拿东西,一遍又一遍,几天下来,直说得口干舌燥、咽喉嘶哑,他也无怨无悔,终于让这“不近人情”的拒绝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同,积极遵从。
“不近人情”的限制
2月19日傍晚,传达室里响起了一阵不小的动静。市分行一名退休员工正指着杨延平的鼻子高声指责,而杨延平则手拿两份资料嘶哑着给予解释。原来这名退休员工想要出去遛弯,但被杨延平限制了,所以退休员工才大光其火、高声指责。杨延平解释说,为打好关键时刻疫情攻坚战,按当地政府的通知,要严格限制人员进出院子次数,三天才能出去采购一次生活必需品,但根据登记簿记录,此退休员工当天上午才出去过,所以按要求不能再出去,以防增加感染几率。不管退休人员怎样生气甚至语言上的攻击,杨延平始终强忍着委屈不厌其烦地解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终于做通了该名退休员工的思想工作,不再外出。
翻开杨延平的记事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疫情期间的各种工作:2月2日,为上班员工采购方便面;2月7日,跑了四家超市,终于为行里采购到消毒液7瓶;2月16日,院内老人见有太阳,三五成群不戴口罩闲聊,连忙进行劝阻;2月17日,行里一员工从岳阳返程,做好防疫措施后做好登记,请其自行在家中隔离14天,联系社区每日上门为其测量体温,并向主任报告此事;2月18日上午,院内主水管爆裂,联系自来水工人抢修,一一测量体温要求佩戴口罩,守到晚上八点钟修好……字里行间全是些琐碎的小事,在他的工作轨迹中,永远谈不上什么丰功伟绩却又点点滴滴凝聚着不辞劳苦的奔波。
就是这样一个“不近人情”的杨延平,从91年退伍回来分配在工行工作后,无论在什么岗位,都保持军人作风,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说一不二、不计得失。因表现优异,多次被评为机关先进,2019年被区政府评为全区创建园林城市先进工作者,彰显了自己的价值。而在抗疫期间的一次又一次“不近人情”的严格管理,无一不表现出工行员工的责任与担当、退伍军人的使命与作风,无一不表现出委屈自己保护全行“道是无情却有情”的大爱。
来源:红网
作者:刘源华
编辑:陈小婷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