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化永州丨田日曰:老家关于陶的几个地名

我老家,道县蚣坝镇糖榨屋村铁夹车自然村,村前村后几处地名,似乎相互有些关联,有关于陶。

【长塘】被叫做“长塘”,当然是依它的形状。是一口长条形的蓄水山塘,大概近二十亩水面的样子。在村后更靠近隔壁一个叫“郑家”的自然村附近。里面植了一池的荷花,也养了一塘的鱼。我们儿时常去那里玩,当然不是为了去塘里洗澡。村前清澈无比的潇水河,才是我们洗澡的最好地方。每到夏天,我们去那玩,就是为跳进塘里,摘一张大大的荷叶罩在头顶,半泅在荷叶间去玩捉迷藏,去偷采嫩嫩的莲子吃。现在看来,那实在是一种很危险的游戏。大家都是刚刚学会游泳不久,不太会识水性,把握不了水的深浅,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溺水而死,断送了这条小命。但我们一群小屁孩,哪知道什么怕呢?尽管经常有小伙伴因此而遭父母追着打骂。或者因为嬉闹,惊吓了塘里放养的鱼,而遭村里承包池塘养鱼的“三苟爷”追骂。这种情形之下,大伙唯有一咕噜爬上塘埂,慌张地抱起自己衣裤,一窝蜂四散而逃。

【小氹沽】这是一处中间低,四周高,形如一个大大敞口圆缸的坑状洼地。是按照老家的习惯叫法而得名的——低洼的地方便被叫做“氹沽”。“氹沽”内是几丘稻田,六七亩宽的样子,就在长塘的泄水口下面。一年四季用水无忧,算得上旱涝保收的好田好地,差不多年年被用作秧丘田。分田到户时,家家户户都争着要,巴不得“抓阄”时能幸运地抓到自己份上。

【瓦片堆】是小氹沽南边的一个小山丘。它不仅比小氹沽的地势高出许多,也比四周别的地方要高一些。山丘上并没长什么树,甚至连灌木丛也不见多。随便用脚踢一脚,便可见到薄薄的土层下覆盖的全是碎瓦片,几乎都是陶质碗、罐、缸、坛、壶的碎片,很少有瓷器类的。记忆中印象蛮深的是,孩提时代,我们一帮子小伙伴常常扛着锄头挂耙,到那里翻来覆去地扒拉一种埋在瓦砾里的陶质小圆环。看上去像碗碟的圆底座,但又不是那么太像的一种陶制品。好像没人知道它当初具体用作何用的,我们也懒得去管这些。大伙挖出它来,用绳或藤串成一串拿回家,或在村里空坪上,或带到学校里操场上,互相拿它来玩游戏,比赛看从谁手里抛出的圆环滚得更远一些。一群乡村少年,有了最简单的快乐。

【后山窑】是老家自然村背后一座小山上的几孔窑洞,沿山坡开挖出来的立窑。窑膛圆圆的,里面空间宽敞阔大,越往上收口越小,顶部留的圆口直径一米出头的样子。靠山坡边开的拱形窑门,则刚好齐人头高,也是一米宽左右。窑洞内弧形四壁的黄土,被窑膛里反复燃起的炉火,烧得凝结成乌黑放光的垢状物。记得小时候,举国上下“农业学大寨”,生产队挖山开垦耕地,将后山缓坡切直修水渠和扩宽稻田面积,几孔旧窑都被挖去大半边。那窑洞,现在所能见到的,仅剩残留下来的一点点痕迹了。

【窑门口】几孔旧土窑门口的几丘稻田。因为村里所有人都知道旧土窑在哪,所以,“窑门口”便成了那几丘稻田的特定名称。尽管当年生产队会计文化水平不高,会写的字不多,或者图乡亲们好认,常常会在记工分时写成“要门口”,但大家全都知道指的是哪。

老家所在地,太过偏僻。祖辈人,忙于生计,重耕薄读。从那里读书出来走向外面世界的,在我们这代以前,貌似只有父亲那辈走出来两三人。大多留在村里的人,勉强能糊口饱腹就不错了,谈不上有多少文化。因此,对故乡的过往,除口耳相传,似乎再难找到其他可信的记载。读书走出乡村的人,也没想到要去关注这些。特别是始自上世纪八十年的外出务工潮,村里大多数年轻人蜂拥而出,都去沿海发达地区谋生,留在村里的大多剩下些老人和孩子。愈显寂静的村庄,好像只有每年春节和清明节前后那段日子,才会重现短暂的喧闹。而伴随世代更替,一个个老人相继故去,那些口耳相传的话题,也日渐没人再去提及。老家的历史,也许就是这样慢慢湮灭在时间长河之中的。

“长塘”,原本是取土制陶形成的一处低洼水坑,慢慢成了蓄水池塘。先人们转而另在旁边挖取所需陶泥,用长塘蓄积的水“和泥”,慢慢又才有了深坑一样的“小氹沽”。至于“后山窑”“窑门口”两个地名所在,也都离这“长塘”“小氹沽”不足两百米。陶器出窑运走后,废品堆成的“瓦片堆”,更是就在旧土窑前面百余米。这几处地名,正好串联起一个“取土、揉泥、制坯、装窑、烧制”的完整劳作流程。它们显然都关联着一件共同的往事——制陶。因此,很多年很多年以前,故乡,无疑曾是一个有制陶历史的地方。

相传远古尧舜时代,尧帝和舜帝先后都溯潇水南行。尧帝曾在潇水岸边的江村访尧泊舟登岸访贫问苦,当时叫“瓦窑滩”的那个泊舟之地,后来被叫做“尧访”。后来,舜受禅让,也踏着尧帝的足迹来到尧访,后人便改称尧访叫“访尧”。这虽是远古时的传说,但“访尧”原来地名叫“瓦窑滩”,说明古道州区域素有极悠久的制陶历史。特别是列为1995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在道县玉蟾岩出土了目前世界上发现时代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和陶片,证明距今12000多年,古道州境内制陶的水平就很先进了。

潇水河畔的故乡,制陶究竟始于“以前”什么年代,我尚无可知。前年,在外打拼数年又甘于回到老家务农的三弟,在“瓦片堆”挖出的三个黏结在一块更像瓷的碗。虽然烧制过程中变成废品遭废弃,但观其形状依然比较完整,坯薄而器形精美,带瓷的釉色也很漂亮。那年清明节回家,他将其送给了我。我拿给朋友中略通此道的人鉴赏,获告知说,大致应该是宋元年间的物件。是否真有这般古老,我想,请考古专家们再去进一步考察考察不就知道了么。

听说我要请专家去老家考古,三弟赶紧打来电话,让我千万别弄那样的事。他说,还是让老家就这样安安静静的好。

哦,想想也是。或许,平静如水的故乡,才是真好。

来源:红网

作者:田日曰

编辑:陈小婷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z.rednet.cn/content/2020/03/27/6956672.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