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6月19日讯(江华融媒记者 李江辉 蒋林锋)近年来,江华瑶族自治县引导、扶持企业在贫困村开设“就业扶贫车间”,提高产业扶贫可持续性,提升长效“造血”能力,帮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能够长期就业,稳定增收。
大圩镇东冲河村的赵有先和赵春花去年从山里搬到了镇上的易地扶贫安置小区,并在楼下的就业扶贫车间上班,当上了工人,每个月都有稳定的收入。
东冲河村共有116户481名贫困群众易地搬迁到集镇新房,湖南广电驻村扶贫工作队引进了湖南龙德晟机电有限公司在安置小区开设“就业扶贫车间”,强化后续扶持,只要有劳动能力,愿意工作的村民,都能到扶贫车间上班。如今,东冲河村几乎每一户都有一人就业,人均年收入超过了16000元。
扶贫车间也给企业破解招工难题打开了新思路,一年时间,东冲河的就业扶贫车间已经招收了170名员工,年产值达到8000万元,年底就能冲刺一个亿的目标。龙德晟机电也在五个乡镇连开了五家扶贫车间。
企业招工和贫困群众就业的双赢,让就业扶贫车间在乡村开枝散叶。目前,江华共培育了就业扶贫车间247家,其中15家为湖南省第一批示范性就业扶贫车间,涉及皮具、纸品加工、马达等多个产业,年产值近10亿元,吸纳了8555个留守劳动力就业,人均年增收1.8万元以上。江华还为就业扶贫车间发放347万以工代训补贴,激励企业对贫困群众加强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就业本领,实现“造血式”脱贫。
来源:红网
作者:李江辉 蒋林锋
编辑:成文杰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