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扶贫印记·组图丨解锁修义村村民的幸福密码

DSC_4145.jpg

道县梅花镇修义村村民搬出小板凳在门口唠嗑。

红网时刻记者 何青 王义正 李长宏 王进文 实习生 唐芳敏 通讯员 谢万波

什么是幸福生活?在永州道县梅花镇修义村村民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

在村民何来喜看来,幸福就是产业发展旺,腰包鼓起来。何来喜的人生并没有像他的名字一样,一直“来喜”。尽管生活拼命,但因缺资金、缺技术,家里一直很贫穷。想拔穷根,与人合伙种烟叶,却遭遇了洪水、血本无归。

DSC_4447.jpg

道县梅花镇修义村村民何来喜在自家烟叶田里。

2016年初,通过精准扶贫,何来喜解决了资金的问题,决定再次种烟叶,这一年,他种下的80亩烟田,每亩纯收入1500元。尝到发展产业的甜头,2019年他承包了村集体建设的温氏标准化养猪场,每年可出栏生猪2000头。一年下来猪场的收益又可给他增收10余万元,如今,他已经是村里非常有影响力的产业大户。

DSC_4392.jpg

何三明住进了新家。

“多年的搬家梦,终于圆了。”这是村民何三明这几年最幸福的事。2018年,依靠危房改造的机会,何三明搬出了大山,在村里建好了新房,“以前每次下山到村里,都要走三五里山路,每次买东西都是大采购。修房子政府补贴了我们36000元,从来没有想到还会有这么好的事。”

让村民何富明感到幸福的是,如今的好政策。曾经,生活其实丢给了何富明很多苦难,妻子胡和桂患脑梗、糖尿病、肾结石;儿媳患肝病,儿子何鱼喜双侧股骨头坏死,正在做手术;有个女儿检查为肺部肿瘤中期。但对于生活,何富明依旧充满了希望,“国家政策好,有养老金,有医疗救助,有困难补助,快70岁的我还可以出工,在村里每个月都有3000多元工资。”

DSC_4383.jpg

何高明家建起了3层高的小洋楼。

DSC_4335.jpg

何金德成为了村里保洁员。

40岁的何有明养起了青蛙,结束了在外漂泊的生活,在家门口既能赚钱也能陪伴亲人;57岁的何高明家建起了3层高的小洋楼;63岁的何金德也有了新的身份,村里保洁员,“村里的干净美丽,有我的一份力。”……

DSC_4697-2.jpg

一张张笑脸下,是对幸福生活的最好注解,是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来源:红网

作者:何青 王义正 李长宏 王进文 唐芳敏 谢万波

编辑:肖拓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z.rednet.cn/content/2020/07/07/7602671.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