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扶贫印记·故事丨贫困户变身“新牛倌” 养出好日子

B66I4489副本.jpg

永州冷水滩麦子园村村民王山红在放牛。

红网时刻记者 何青 陈奥男 王诗颖 徐士洁 永州报道

“希望能买一辆小车,把旧房子装修一下……”这是永州冷水滩麦子园村村民王山红2021年的年终目标。

要是放在以前,这样的目标,他想都不敢想。2017年,王山红的父亲得了脑瘤,为了给父亲做手术,花了12万,这让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陷入了新的困境。

有一身干劲,却怎么也甩不掉贫困的“帽子”,更重要的是欠别人的钱,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还清,这让33岁的汉子终日眉头都无法舒展。

改变在2018年,驻村帮扶工作队到来,在走访群众的过程中,工作队了解到家里的情况,发现他家一直有养黄牛的习惯,想着是否能以这个为切入口,拔掉穷根。

“山红,你有没有想法把黄牛规模化养殖。”一个凉爽的下午,永州市政府办驻麦子园村工作队队长刘建军等人再次找上门来。

“刘队长,您别开我玩笑,一是我们家还欠了一屁股债手头没有钱,二是养黄牛一头两头我还可以,你要我养一群,我心里没有底……”

“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帮你解决,你就说,你想不想丢掉贫困户的‘帽子’。”

“我做梦都想……”

了解到王山红的问题,工作队开始行动。

没有资金,帮助他办理小额无息贷款5万元;怕技术不够,请了专家来村里进行技术培训指导。

问题都解决了,2019年王山红一口气买了10多头黄牛,“去年靠着养黄牛,我就赚了7、8万元。”

同时,在工作队的帮助下,王山红的老婆也在村里找到了工作,当上了保洁员。一家人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王山红的眉头舒展了。在麦子园村,像王山红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要想长久脱贫,必须‘造血式’扶贫。”刘建军介绍,一年多来工作队通过分户甄别、因户施策,发展了以泡菜产业为主导,养殖业、种植业、酿酒业等多产业共同发展的多元良性产业发展格局,充分为集体经济“造血”。确保脱贫路上,一户都不能落下。

“今年我养了20多头黄牛,计划培育新的黄牛品种,应该能赚10多万。”关于未来,王山红充满希望。

来源:红网

作者:何青 陈奥男 王诗颖 徐士洁

编辑:杨雁霞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z.rednet.cn/content/2020/07/16/7675799.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