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永州8月12日讯(通讯员 黄新)今年60岁的胡晓雄是新田县三井镇平乐脚村支书,也是一名退伍军人,在脱贫攻坚战役中,他充分发扬军人敢打硬仗、啃硬骨头的优良作风,带领家乡父老在脱贫奔小康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时下正是青蒿收割的季节,在村里的种养产业基地,胡晓雄冒着烈日,正在察看青蒿的长势和收割情况。“我们村种植青蒿200多亩,每亩有1千多块钱的效益,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老人也能种,不受气候的影响。”胡晓雄介绍,去年,村里因地制宜发展青蒿种植产业,并与企业达成“订单式”收购协议,既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也大大提振了村民向土地要效益的信心。
胡晓雄1979年参军入伍,1982年因病从部队退役返乡,先后干过烟草站农技员、银行信贷员和乡镇企业管理员等工作。在乡亲们眼里,胡晓雄当过兵、头脑灵活、积极上进,是个值得信任的人。1992年,胡晓雄被乡亲们推选为村里的会计,2005年高票当选村支书一职。
“当时我召开第一个支部会的时候,我是这么讲的,在任职期间,不想有什么政绩,但一定要留下一些痕迹。”胡晓雄回忆说。
平乐脚村辖10个村民小组319户1355人,贫困户57户,201人,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的落后,严重制约该村经济发展,“进了村,鞋断跟”这句顺口溜,是村里的真实写照, 2014年,平乐脚村被列为省定贫困村。
担任村支书以来,胡晓雄围绕老百姓最强烈的期盼,依托精准扶贫政策,争取项目资金,一点点改变村里的面貌。随着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让胡晓雄有了谋划脱贫致富产业的底气,也吸引不少致富能人返乡创业。2015年,村民胡建松回村创业养殖,养殖规模随着基础设施的变化而不断扩大,如今,一条宽敞的硬化道路延伸到了养殖基地,进、出货更加方便了,养殖效率提高了,胡建松养殖致富的步伐也加快了。
“现在的道路设施这么完善,我想都没想到,我养殖是越来越有底气了,争取一年搞个二、三十万不成问题。”说到养殖效益,胡建松一脸喜悦。
返乡创业青年胡久星2012年回村办起了特种养殖,正值产业蒸蒸日上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特种养殖业受到冲击,在胡晓雄的鼓励和支持下,胡久星转型青蛙养殖,逐步打开了市场。
“今年我就养了三、四亩田,一亩有三、四万块钱的收入,明年我还会继续扩大规模。”胡久星说。
随着精准扶贫的深入推进,如今,平乐脚村成立合作社,先后兴建了现代烤烟房、食用菌大棚、光伏发电,成立了专业种养合作社,产业实现蓬勃发展,村民人均收入8千元以上。村里还建起了综合服务平台和健身广场,村民的幸福感越来越强,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产业发展了,村子变美了,村民增收了,胡晓雄带领乡亲们致富奔小康的干劲却一刻也没有松懈。村干部白天忙于农活,晚饭后,胡晓雄召集大伙聚在一起,讨论规划村里即将引进的黑木耳产业。每周一次这样的例会,在平乐脚村已经形成了常态。
年满60岁的胡晓雄即将卸任村支书一职,担任支书的这15年个年头,他始终保持军人良好的战斗作风,向贫困宣战,带领乡亲们建设美丽新农村,胡晓雄本人先后被评为“湖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村干部”,真正做到了退伍不褪色。
“因为年纪大了,要年轻人上了,接下来,我将着力培养后备干部,退下来以后,我将以军人的思想和姿态,全力支持村支两委的工作,把平乐脚建设得更加美丽。” 胡晓雄坚定地说。
来源:红网
作者:黄新
编辑:王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