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永州12月28日讯(通讯员 成正 张贵芬)就业扶贫车间建设是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也是助推乡村振兴、做好民生实事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永州市先行先试、多方保障,大力推进“就业扶贫车间”入镇下乡,工作经验多次被中央电视台、人民网、中国劳动保障报、人社部信息专刊、湖南卫视、湖南日报、省委内参等主流媒体予以推介报道,被省人社厅、人社部向全省、全国推广。
一是整体推动,实现扶贫车间规模化发展。积极发挥政策引领和部门协同作用,广泛运用“政府引导、部门扶持、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属地管理”的车间建设管理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建设经验。全市各地强化保障,为创办者提供建设审批、厂址甄选、工商注册、环评服务、水电保障、安全指导、贷款支持、用工服务、技能培训等一条龙服务,发放场地、物流、以工代训、岗位、创业扶持等各类补贴2063.25万元,给予奖补资金724万元等,大力扶持车间发展。截至11月底,全市共建设扶贫车间899家,打造省级示范性扶贫车间22家,累计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1.21万人,示范车间数量及吸纳就业情况均居全省第一,车间总量占全省的18%,示范性车间数量占全省的23%,车间建设量较去年增长52.89%。遍地开花的扶贫车间,为全市贫困劳动力实现“造血式”脱贫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了新的贡献。
二是多方带动,实现扶贫车间效益化发展。各县区立足产业发展方向、本地资源优势、居民就业新趋向等,大力推进厂房式、居家式、合作社式等多形式扶贫车间建设,让“乡村”变“厂区”“民房”变“厂房”“农民”变“股东”。抓好产业带动,积极推动轻纺制鞋、电子信息等十大产业链企业下沉,引导企业在乡镇、村创办分厂或加工车间,将技术攻关、市场运维等复杂环节放在总部,将环保安全、简单易学、用工灵活的生产环节转移到乡村车间,211家轻纺制鞋企业、82家电子信息企业、39家科技公司等通过此种模式实现资源互通、效益双收。抓好资源带动,充分依托农家庭院、民居民宅等设置200余个分散加工点,村民在家干活,企业上门收件,企业降成本、村民稳增收。抓好利益驱动,引导贫困户以土地、扶贫资金等入股农村合作社,在壮大合作社的同时,让贫困群众即拿工资又领租金和分红,收入更稳。全市899家扶贫车间建设总面积134.5万平方米,总投资45.52亿元,预计年产值67亿元,吸纳就业3.62万人,人均年收入在2.5万元以上。形式多样的扶贫车间,盘活了乡村资产资源、促进了企业多元发展、拉动了村级经济发展、带动了村民居家就业,为居民稳岗增收建造了“蓄水池”,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增添了新的活力。
三是机制促动,实现扶贫车间可持续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产业与扶贫车间捆绑式长效发展,例如:江华县投入2000万元,将扶贫车间开到国道沿线,将电机电器产业下沉,积极打造“马达之城,小家电之乡”全新名片。实施扶贫车间提质扩量增效行动,建立健全“一车间一专人一台账”制度,对扶贫车间动态认定、动态监管、动态帮扶、动态核查,实现扶贫车间“优者进、弱者扶、劣者出”。强化激励保障,广泛组织评选市级示范性扶贫车间、就业扶贫爱心单位,今年评选28家示范点,并加大市级奖补力度,奖补标准由原来的3万-5万提高到5万-10万,增强示范带动效应。探索“专业培训机构集中培训+扶贫车间师带徒培训”双培训模式,为扶贫车间培育技能人才、增强人力支撑。积极引导扶贫车间优化用工环境、提高福利待遇、保障员工权益,固本强基、长效发展。坚持搬迁群众“挪穷窝”与“换新业”并举,稳步推进扶贫车间在全市168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全覆盖,打造了江华崇江安置小区、宁远县柏家坪安置小区等一批产业集聚、车间连片、用工稳定的示范区,搬迁群众逐步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持续发展的扶贫车间,为振兴地区实体经济打造了“新引擎”,为推动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注入了新的动能。
来源:红网
作者:成正 张贵芬
编辑:王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