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华潇贺古道:千年古道见证民族融合

02.jpg

红网时刻1月7日讯(江华融媒记者 王辉)潇贺古道是2000多年前的“国道”,地处湘桂粤三省交界边陲,是历史上沟通内地与岭南诸道中最重要的一条通道。这里是秦皇汉武征伐岭南的军事要道,也是瑶族千年迁徙的南岭民族走廊。在江华县内多个乡村,还能看到不少保存完好的古道印迹。

潇贺古道穿行于萌渚岭的崇山峻岭和湘南桂东北的山地之间,其间劈山筑路、渡水架桥,在艰难的环境条件下和原始的技术情况中,修建如此大的工程,反映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苦勤劳和智慧,也反映出我国古代交通技术的高度水平。潇贺古道是古代的文化遗址,是研究我国南方古代历史的重要资料,直到清末民国时期,仍是沟通湖南、广西、广东的重要商旅通道,当时的繁华,可见一斑。

03.jpg

古道旁必有凉亭,常有“官道十里,五里一亭”之说。其中沱江镇下蒋村的同善亭被誉为江华境内最美的凉亭风景,处在江永、江华、道县的古官道三岔路口上,凉亭附近有古樟树、小桥流水以及广袤的山间绿野。像这样的凉亭,在潇贺古道江华段还有11座之多,足以显示江华古道曾经的热闹。

“当时古道上的凉亭就是相当于我们现代的高速公路上的休息站(服务区),就是为了方便旅行或者在官道上行走的商人村民休息。”江华民族文旅广体局文物管理股股长赵媛媛说。

从同善亭南行约30多公里,牛角湾村附近的惠风亭一带,因地处偏僻,古道保存尚好。大樟树的浓荫下,百年古亭曾一度仅存残垣断壁,如今已修葺一新。这是又一个重要的三岔路口,左走广东,右走广西。1931年1月16日,率领百色起义之后的红七军“小长征”,从广西全州迂回进入江华,就是通过这条古道,进入广西桂岭镇,再经广东奔赴江西于都的中央苏区。

目前,潇贺古道江华段已经有14处被纳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不仅是一条地理通道,也是一条民族融合的通道,它见证了瑶族在迁徙中奔突,筚路褴褛,在艰难中秉持坚韧与顽强,让我们至今依然可以触摸到更悠远的历史生命与文化呼吸。

来源:红网

作者:王辉

编辑:王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z.rednet.cn/content/2021/01/07/8814955.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