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产业扶贫,蹚出脱贫致富新路子——永州市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工作纪实

脱贫攻坚,最有力的武器是产业,最根本的途径是发展。有产业支撑,才能从源头上解决贫困问题、拔掉“穷根”。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将产业扶贫工作作为实施“五个一批”的首要措施来抓。在发展扶贫产业上,突出“精准”两字,做到了精准识别有劳动能力和产业发展意愿的贫困户、精准选择扶贫产业、精准制定帮扶措施,总结出“四跟四走”扶贫产业帮扶经验,大力推广“四带四推”扶贫产业发展新模式,将扶贫产业融合到全市大产业发展中,使贫困群体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就业门路。

全市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83450户,其中有产业发展能力、意愿的贫困户为80711户,占贫困户总数的45%。截至目前,全市通过发展扶贫产业已累计带动471477名贫困人口增收脱贫,8.07万户有产业发展能力、意愿的贫困户均得到了产业帮扶,产业扶贫覆盖面达100%。

大力发展“五大”产业,夯实发展基础

一项产业一条致富路。

结合实际,永州市在9大扶贫产业中重点选择发展特色种养、乡村旅游、电商、光伏产业、林下经济5大扶贫产业,以优势产业带动扶贫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发展特色种养。全市774个贫困村围绕“两茶一柑一蔬”和生猪、粮食等优势产业发展扶贫产业。因地制宜发展了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区域特色产业,全市形成“一县一特、区域联动”扶贫产业发展格局。

以江华、零陵、新田等9个县区为基地形成的温氏养殖产业,带动2.37万名贫困户从事养殖,带动贫困户人均增收452元;以江永、道县、回龙圩为中心的优质果蔬产业。江永县将香芋、香姜等“五香”产品与电子商务结合,实现电商交易总额30亿元,带动贫困人口人平增收980元,道县脐橙产业建成“万字号”基地3个,“千字号”基地5个;以新田、蓝山、宁远为走廊形成的烤烟、富硒特色产业。新田县建成“富硒产业”基地10万亩,年产值超过20亿元,带动6万多贫困人口增收,蓝山县有机富硒茶园总面积达到1万亩,年产值达2.2亿元;以冷水滩、零陵、祁阳、东安为代表形成的油稻果药经作产业。冷水滩区在贫困地区建有优质稻基地11.4万亩、青蒿1万多亩、油茶林4300余亩。东安县立足“东安鸡”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养殖大户360多家,养殖东安鸡1260万羽,东安鸡产业覆盖全县301个村,带动贫困户16652户,扶持贫困人口45880人,仅东安鸡项目贫困户年均增收1260元。

据统计,全市发展粮食生产的贫困户39165户,户均年增收3702元;发展生猪生产的贫困户19750户,户均年增收3632元;发展柑桔生产的贫困户21810户,户均年增收7286元;发展蔬菜生产的贫困户35173户,户均年增收4231元;发展茶叶的贫困户5803户,户均年增收3789元。

发展乡村旅游。依托贫困村丰富的生态资源、特色文化资源等,促进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融合发展。全市有116个贫困村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宁远县九嶷山舜帝陵景区、江永县勾蓝瑶寨列入全国“景区带村”“公司+农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宁远县被评为省旅游扶贫示范县,一大批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赚上了“旅游钱”。据统计,全市通过旅游扶贫,辐射带动贫困户2.68万人,年人均增收2355元。

发展电子商务。树立“互联网+”思维,永州市先后与阿里巴巴集团、甲骨文科技、京东集团深度合作,推进阿里村淘和“满天星点亮中国·湖南永州农产品防伪溯源体系”及京东农村电商建设项目,成为全国首个在县区同步推进农村淘宝、京东农村电商和产品溯源项目的地级市。与邮政公司深度合作,推进邮乐购永州馆建设,带动贫困对象产品线上销售。据统计,全市从2017年起的近3年,通过电商销售贫困村农产品近3亿元。

发展光伏产业。坚持把发展光伏产业作为推动贫困地区绿色发展、稳定脱贫的有效方式。全市已建成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共计479个(涉及贫困村655个),总建设规模为59356千瓦,集中电站共计13个,总建设规模为119500千瓦。据统计,全市2016年以来光伏扶贫收益1.18亿元,利益联结贫困户1.4万户3.7万余人,户均增收800余元。

发展林下经济。通过建立林业扶贫基地、发展林产工业园区、做大龙头企业等方式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带动贫困户增收。据统计,3年来累计带动3.29万户10.62万人贫困人口脱贫。

着力培育“两类”主体,促进持续发展

以新型主体带动贫困群体,大力开展“百企帮百村”“千社联户”行动。

开展“百企帮百村”行动,培育一批扶贫龙头企业。重点围绕柑桔、蔬菜、油茶、茶叶等主导优势产业和“一县一特”产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做大做强标准化产业基地和特色产业园,促进贫困户持续增收。引导市级以上龙头企业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公益扶贫等形式与贫困村结对。采取“一企帮一村、一企帮多村、多企帮一村”的模式。据统计,全市培育和引导143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累计带动498个贫困村建设产业基地56.5万亩,带动贫困户就业3万人以上。

开展“千社联户”行动,培育一批扶贫合作社。采用“村两委主干(种养大户)+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引导贫困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引进和培育经营状况良好、经济实力较强、乐于扶贫助困的合作社与贫困户签订产业发展协议,形成紧密的合作帮扶关系。通过直接帮扶、入股分红、务工就业、承包管理、包种领养等多种途径让贫困户受益。目前,全市774个贫困村成立合作社1371家,加入合作社的贫困户7.6万户增收脱贫。

助力实施“三大”工程,激发内生动能

注重发挥贫困人口的能动作用,以组织作为带动农户作为,防止“福利依赖”风险,加快扶贫政策由外部推动脱贫向内生动力主动脱贫转变,通过组织开展办培训班和评选致富能人等方式,促使贫困户主动持续发展产业。

加强职业农民培训。近年来,共举办培训班45期,培训2.2万人,带动周边群众17万余人脱贫致富。

开展产业扶贫总经理培训。2019年,全市开展了两期产业扶贫总经理培训班,每期培训一个月,共培训200余名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提升乡村能人在产业扶贫中“头雁效益”。

评选致富能人。自2018年来,每年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评选出艰苦创业、积极创新、守法诚信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休闲农庄、新型农民、脱贫致富能手等50名优秀代表,使他们成为贫困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和引路人。

来源:永州日报

作者:吴林 刘毅 杨童 宋顺华

编辑:陈小婷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