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1934年7月,党中央、中革军委命令红六军团作为前锋,先行西征突围,为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探索道路。8月21日,在军团长萧克的率领下,红六军团不顾盛夏酷暑、日夜兼程进入湘南宁远,他们机智勇敢,转战南北,最终摆脱了国民党王东原15师、李云杰16师的追剿,成功突围进入广西。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一路突破国民党三道封锁线。11月17日,中央红军进入湘南宁远后,中革军委主席朱德发布命令,全力阻击国民党周浑元、李云杰、李韫珩三路追敌,为开辟西进道路,进行湘江战役做好准备;为了打破国民党第四道封锁线,改变红军的前途命运,中华苏维埃主席毛泽东力排众议,提出正确主张,对于纠正“左倾”错误思想起到关键性作用。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一段历史,刻骨铭心。在红军长征进入湘南宁远等地期间,尽管面临国民党的重重围困,仍然突破了国民党围追堵截并布阵了湘江战役,孕育出一个又一个重大转机。
一、前锋:转战南北大突围
1934年7月,中央革命根据地反“围剿”陷入困境。为了调动和牵制国民党的兵力,减轻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压力,党中央、中革军委命令红六军团先行西征突围,为红军主力战略转移探索道路。
8月7日下午,红六军团9758人,以从桂东调来的独立第四团为前导,由遂川的横石和新江口地区出发,开始突围。红六军团将士不顾盛夏酷暑、日夜兼程跳出了国民党的追击进入了湘南。
8月20日下午,先头部队进占新田县。傍晚,红六军团主力从桂阳塘湾桥等地进到新田小源村一带。红六军团在小源村宗祠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分析敌情,决定趁敌人没有部署就绪之前,从宁远到零陵选择有利地带抢渡湘江,向新化、淑浦地区行进。
8月21日下午,先头部队离开新田,进入宁远鲤溪雷玄,在鲤溪、汤家一带宿营。
8月22日凌晨,先头部队经枫木山、罗盘井、石梯岭、侯坪、太平铺,大部越过响鼓岭,进入双牌,主力部队在侯坪胡家、谢家、太平铺等地宿营。
8月22日晚,红六军团主力部队从新田七里坪,急行军进入鲤溪,沿先头部队线路奔向双牌。
8月23日下午,红六军团主力部队在零陵铲子坪与先头部队会合。然后分兵两路,直插湘江东岸准备渡江。这时湘江西岸已有国民党重兵把守,他们占据有利地形,劫持所有船只,并沿江构筑无数碉堡,在浅水区安装了密密麻麻的铁丝网。红军身后有国民党王东原15师、李云杰16师紧紧尾随而来,敌32旅由邵阳向东安、零陵方向逼近,加上湘水陡涨,不利红军渡江。
8月24日凌晨,红六军团在湘江东岸略江口召开临时军事会议。决定改变在略江口强渡湘江的计划,安排部队迅速向东转移,进入纵横八十里、森林密布、敌人防守较弱的阳明山(原属宁远),寻找有利时机消灭追击之敌,并以此为依托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但是,进入阳明山后,发现这里土地贫瘠、人口稀少、物资匮乏、活动区域狭小,不利于发展游击战争和建立根据地。
8月25日晚,红六军团在阳明山歇马庵召开会议,决定放弃在阳明山建立根据地的计划。红六军团撤离阳明山后,湘敌李觉的十九师、王东原的十五师和2个保安团咬住红六军团不放,敌第四路追剿司令李云杰所属的十六师、二十三师等包抄过来。
8月26日凌晨,红六军团在萧克、任弼时率领下继续东进,经零陵的歇马庵进入祁阳白果市乡(原属于宁远县),越过界牌石,绕道拐子塘背后,直驱国民党黄珠田守防队哨所,跨过接龙桥,翻过马迹坳,早饭时分进入白果市,直捣国民党阳明山特别区公所和旭日乡公所。缴获敌军13条枪,活捉了上任刚三天、民愤极大、血债累累的国民党阳明山特别区区长奉明托和乡丁“王脚巴子”等人,极大地打击了国民党的威风,鼓舞了红军战士的士气。
当日,红六军团驻扎在白果市,政委王震住在白果市街上邓甲告家,屋里架设了电台。应劳苦群众的强烈要求,红六军团在白果市大坝头(大众村)召开审判大会,公审阳明山特别区区长奉明托,公布其罪状,在白果市蚤马塘坪上对其处以极刑,并镇压了当地几个臭名昭著的地主豪强。结合审判大会,红六军团还组织文艺演出,宣传革命道理。开仓济贫,将没收豪绅的财物补给部队,接济穷人。
国民党追剿兵认为红六军团将继续东进,重返湘赣根据地,所以急调军队向东防堵,驻重兵于永兴高亭司。红六军团出乎敌人意料,8月26日下午五时左右急转南下,从白果市出发,经大坝头到新屋岗,穿罐子洞(光明村),登大步岭,过海家凉亭,出野鸡尾,从祁山口进人宁远五龙山的阻山口,经荒塘、分水岭,到土地塘时,与国民党王东原的十五师一个连和宁远民团一个排相遇,激战40分钟,敌军伤亡30余人。
8月27日晨,红六军团后卫部队行至上洞铺时,与敌激战一个小时,击退敌军。上午,在石家洞宿营的红六军团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书写“打倒土豪劣绅,士兵不打士兵,苏维埃政府万岁”等标语。午后,从上洞铺、石家洞出发,在老鸦岭村旁的黄沙坪全军会合。
8月28日,天刚蒙蒙亮,红六军团从宿营地出发,经山下洞、宋家、石古寨,宿营鹅井塘一带丛山密林中,先头部队进入新田、宁远交界的金鸡岭,然后进入嘉禾县的广发圩,红六军团终于跳出国民党的包围圈,摆脱了国民党的追剿。
8月29日清晨,红六军团主力进入萧克的家乡嘉禾县,部队绕道而行。
8月30日清晨,红六军团第三次进入宁远境内。当红六军团进入下灌村时,与村里国民党军湘军第15师王东原部少将副师长李郁英部队发生激战,击毙李郁英于家门口,红六军团把他家财物分给当地穷人。
8月31日,红六军团主力从宁远分两路进入道县柑子园和驷马桥。从而打通了红六军团西进的道路,为红二六军团胜利会师创造了条件。
由于红六军团领导人指挥机动灵活,避实就虚,将士英勇顽强,行动神速,把国民党军搞得晕头转向,疲于奔命。当时湖南军阀何键无可奈何地哀叹:红军“时而声东击西,行踪飘忽,作圈子策略”“我十五、十六师跟踪追逐数千里”“从未遇其主力”“敌情不明,军队疲于奔命”。为了掩盖他在红军面前的无能,只好破口大骂他的地方喽啰们。
二、前奏:阻击追敌布湘江
1934年11月上旬,中央红军在通过第三道封锁线后,蒋介石已判明中央红军西进的战略意图,紧急调集国民党中央军和湘粤桂军30多万人,布置湘江第四道封锁线,妄图逼迫中央红军在湘江以东地域进行决战。11月12日,蒋介石命令何键为追剿军总司令,制定了分两步围歼中央红军的险恶计划:第一步堵截红军于潇水以东地域,把红军歼灭于天堂圩与道县之间;第二步调集湘桂军和中央军阻击红军于湘江以东地域,把红军歼灭在湘江上游“铁三角”地域。
为了打破蒋介石的封锁,周恩来、朱德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当红军进入宁远后,朱德连续发布三道命令。
11月18日十六时三十分,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等各军团:军委决定为取得更有利的作战及前进的条件,立即由现地转移到道县、江华、永明地域为转移地域,分两翼队西进。如沿冷水铺至宁远的道上及宁远无敌或只有少数敌人时,则应迅速前出到该道上,向嘉禾派出掩护队,并迅速占领宁远城。如宁远城及其道路以东有敌人大的兵力时,则应由宁远城之南及其西南,侦察到柑子园及到油湘的道路与渡河点,以便取得由柑子园及油湘西进的两条道路于我们的手中。
11月21日1时,朱德致电林彪、聂荣臻、彭德怀等各军团:军委决定,于二十一日晨与敌二十三师(十五师)当其由嘉禾向宁远及甘露田(正义圩)方向前进时进行决战,目的为在其他敌军未到达之前消灭之。
11月21日20时,朱德又电令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等各军团:军委决定于宁远、道州之间坚决突击和消灭周纵队之左翼队,对敌二十三师则以后卫部队钳制之。要求各军团在进军及宿营时,应加强对宁远方向及对敌二十三师严密警戒,并须特别注意防空的规定。
11月20日,红一军团第一师三团团长黄永胜、政委肖锋遵照军团命令:把蓝山县城交给第九军团接防,然后迅速向宁远开进,准备攻打宁远县城。如果按计划攻占了宁远县城,就可以阻挡国民党薛岳、吴奇伟纵队的追击,为中央红军主力争取更多时间抢渡湘江。
但是,当红一军团第一师三团向宁远逼近时,从俘虏口供得知何键的两个团和辞岳的一个团已先于中央红军进入了宁远县城,敌人还以8个师的兵力,迅速向宁远集结,决心堵击红军主力,这给攻城造成极大困难。
午后二时出发,红一军团第一师三团急行军至宁远冷水铺宿营。在团政治处林龙发政委主持下,召开了政工会议,会议分析了形势,总结了攻打蓝山县城后部队的政治思想情况,研究了如何阻挡薛、吴纵队追击,并要求注意同地方党的联系,注意对战士进行战前教育,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提高红军的战斗力。
宁远境内北有阳明山,南有九嶷山,县城处于两山之中。高高的城墙把县城与外界隔离开来,一条河流从东到西,蜿蜒曲折穿城而过,城内连接南北的有两座桥,一座是南门桥,一座是五拱桥,进出外面通道是东南西北四座城门,只见四周城门紧闭,城墙上设有炮楼,国民党三个团的兵力早已守候在此。特别是南关地理位置尤为重要,素有“舜寺钟音传孔庙,南关锻响振湘城”之称。
经过一天半充分准备,11月23日晚10时,红一军团第一师三团向宁远县城发起进攻,一营进抵南关,突击队多次组织登城,但在敌人的猛烈还击下,红一军团第一师三团无法攻进城去。午夜,该团奉命撤出战斗,迅速向宁远西南方向转移,到天堂墟一带阻击薛岳纵队,让红军主力从天堂墟以南继续西进。据1942年民国宁远县志记载,李韫珩率部追击红军,除宁远县城未被红军攻克,其余过境县城大都被攻下。
抢渡湘江、打破敌人第四道封锁线的湘江战役序幕,在11月23日晚上拉开。
当晚,中革军委在宁远地域作出决定:坚决打击尾追之敌,迅速开辟西进道路,为进行湘江战役做好准备。西进道路就是向西越过湘桂边界,进入广西抢渡湘江。据此制订的作战计划,要求后卫部队在宁远的天堂圩至潇水东岸地域以及潇水下游,打击紧追而来的敌——周浑元部第九十六师、李云杰部第二十三师,确保全军在25日拂晓前全部渡过潇水,然后迅速脱离追敌;前锋攻占蒋家岭、永安关,同时袭取江华,为大部队入关开辟道路。
为执行军委命令,坚决打击紧追而来的敌人——周浑元部第九十六师、李云杰部第二十三师,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率部严密封锁屋脊岗各山头,居高临下,向国民党军发起进攻;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占据梅岗一带有利地形,阻击国民党军向道县方向溃退;红五军团从黄金桥、百草坪等方向向天堂圩合围,激战半天,歼敌100余人,国民党军败退宁远县城,从而粉碎了国民党蒋介石企图围歼红军的阴谋,确保了红军主力西进的道路畅通。
三、前夜:力排众议为转兵
战略转移前,毛泽东身患严重的疟疾。出发后,他一直躺在担架上行军。与他走在一起、一路同吃住的是王稼祥和张闻天,王稼祥因伤未愈也躺在担架上。
博古、李德来到中央苏区后,朱德也成了一个命令的执行者。敌人并不知道共产党和红军内部的人事变动,蒋介石认为他与红军的较量,还是与毛泽东、朱德的较量,他继续把朱、毛看成自己的对手和心腹大患。其实,这时红军的领导者变成了博古、李德。
担架上的毛泽东依然关注着党和红军的命运,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一路上的情形让他忧心不已。他是这支队伍的一分子,红军何去何从,他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不能任由“左倾”错误指挥者就这样毁了这支队伍。
1934年11月11日,中央红军突破第二道封锁线,到达广东仁化城时,毛泽东向“三人团”提议:红军放弃宜章、临武,不向文明司前进,而是转向北,沿耒水北上,在水口山一带休整,待敌远道追来进入永丰、蓝田、宝庆时,以逸待劳的红军给国民党军突然袭击,歼其一部,从而打破敌人的围堵。博古、李德一心只想远离蒋介石中央军,没有理睬毛泽东的提议。
毛泽东并不灰心。1934年11月18日,中央红军从蓝山进入宁远冷水铺、东城、百草坪、水打铺(水市)、包家、杨梅洞周家、田家等地,向道县四马桥行进。毛泽东在宁远时对王稼祥和张闻天说:再走红六军团的老路从桂北渡湘江,极可能会钻进蒋介石和湘军、桂军事先布置好了的包围圈,我们必须出其不意才能避免自投罗网。毛泽东再次向“三人团”提出:红军不过潇水,不攻道县、江华,沿潇水东岸经保和圩、雷家坪等地北上,攻占零陵的栗山铺,再向东北攻祁阳,过湘江,在两市镇或宝庆一带与敌决战,然后返回中央根据地。当时湘中一带只有湘军一个多师,依照毛泽东这一建议,红军以运动战避实击虚,就会避开蒋介石的封锁。但毛泽东的提议又被束之高阁,红军仍然抬着“坛坛罐罐”缓慢西进。
11月25日,红军主力占领道县后,想到博古、李德要去硬闯桂军地盘上的湘江,毛泽东忧心忡忡。他第三次向“三人团”出谋献策:红军沿潇水西岸北上,攻板桥铺、渔涛湾、华江铺、双牌、富家桥,再向西攻零陵,过湘江向北取冷水滩,横过湘桂公路,进军宝庆,寻机与敌决战,跳出蒋介石的包围圈。固执的博古、李德只认红六军团的老路,铁了心要去湘西。
离开道县往广西出发时,毛泽东心急如焚。在湘江战役前的最后时刻,他想到了一条红军跳出罗网的生路。于是通过王稼祥去提议:趁北面之敌未赶到,红军放弃在全州以南渡湘江,转从文市北上攻占全州,向北从黄沙河过湘江,经庙头,攻白牙市(现湖南东安)后北上直取宝庆。接着可向东北攻两市镇、永丰,也可继续北上攻瞧溪(现湖南新邵),再穿过湘中丘陵,攻打蓝田,并在此摆开战场打击敌人。待粉碎“围剿”之敌后,或在湘中建立根据地,或返回中央苏区去。此时,博古和李德已经下达进军广西的命令。
毛泽东的一次次建议,始终不被博古和李德考虑。湘江战役后,毛泽东首先向王稼祥和张闻天提出了讨论失败原因、检讨第五次反“围剿”以来军事路线和军事指挥问题的建议,由此在党和红军高层中引发了关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原因的争论。
后来,在遵义会议上,彭德怀说:“当红军尚在郴州、宜章时,我就向军委建议过,以三军团迅速向湘潭、宁乡、益阳挺进,在灵活机动中抓住战机消灭敌人小股,迫使敌人改变部署,阻击、牵制敌人;同时,中革军委率其他兵团,进占淑浦、辰溪、沅陵一带,迅速创造新的根据地。否则,红军将被迫经过湘桂边之西延山脉,其后果于我十分不利。”
可是,博古、李德对这一建议理都不理,命令红军往蒋介石的口袋里钻。
周恩来沉重地说:“德怀同志确实提过这个建议,在这件事上,作为‘三人团’成员,我也有责任。”
毛泽东接着说:“从江西出来,我不掌兵,没有发言权,但也提过与德怀同志类似的建议。我记得红军到达宁远地区后,我就对红军的进军方向提出过建议:红军不要过潇水,应沿潇水东岸经保和圩、雷家坪等地,攻占零陵的栗山铺,再向东北攻祁阳,过湘江,在两市镇或宝庆一带与敌决战,然后再返回中央革命根据地去。但是这一建议也被我们的决策者们束之高阁了。”
长征初期,毛泽东先后与“左倾”错误路线开展了七次争论,核心就是“行军路线对不对,不在于是谁决定的,现实情况才是最好的说明”。正是经历惨痛的失利和教训,大部分曾犯有“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同志,在历史紧要关头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毅然转变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为红军前途命运的改变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作者 文星平 雷程燕 贾丽琼 刘怀剑)
参考文献:《湘江战役:事关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事件(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刘亚洲:长征对我们党成长、成熟的意义(党建网)》《红军长征史——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惊天动地的长征陈贵斌》《红军长征血战湘江王福琨》《长征日记肖锋》《十年百战亲历记肖锋》《红军长征在湖南纪略》《红军长征在永州实录》《红军长征在宁远》
来源:红网
作者:文星平 雷程燕 贾丽琼 刘怀剑
编辑:王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