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一趟花千谷,回来后感觉对双牌有了全新的认识。
其实在当代,无论什么地方,经过了改革开放的洗礼,都应有重新认识的必要。
我对于双牌固有的印象,多少年来似乎都没有改变,一条公路穿城而过,人们所能见到的县城格局,基本就在公路两边,公路两边的繁华就是整个县城的繁华,四周群山拱拥,城市再扩张也扩张不到哪里去。
那时候我们的目光,不可能和当下人们的目光一样,动不动就是诗和远方。因为时代的局限,谁也不能让自己漫无边际地张开想象的翅膀。
但一切都是会变的。
双牌是个小县。但小县并非就不会爆发出大能量,并非就没有展翅腾飞的潜力。双牌的山水之间,其实是蕴藏了上千上万年的丰富资源的,只是相当长一段时间,人们被一种固有观念束缚住手脚,低估或忽略了对它们的利用价值。
譬如潇水。譬如阳明山。又譬如距离非常遥远形象早已模糊的那个象。
这些都是双牌的依托,双牌的资本。
我一向认为,一座具有知名度的山,一定是由文化累积而成,具有相当的历史厚度。一条贴身而过的河流,它源源不断输送的,一定是丰富的文化资源。而一个历史人物,恰恰是他的脚迹,首先书写了这里最早的历史篇章。
有历史,有文化,有故事。这就够了,够写一篇大文章了。
时代的进步,唤醒了人们潜在的意识,于是,一些有识之士,开始重新认识双牌,重新认识阳明山,重新认识潇水,以及,给双牌提升了历史高度的象。
或许,正是在对这片土地重新认识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了花千谷。
都说美无处不在,但需要一双发现的眼睛。具有开发价值的景点也无处不在,有的景点或许长期就在我们眼皮底下,同样需要一双发现的眼睛。
凡有价值的东西都需要发现。
这是一个不断发现的时代。
花千谷原来叫什么?不得而知。但可以想象得出,千百年来,它就是一座谷中套谷颇为迷人的去处,山谷中有百十种繁茂的花草林木,春复春,夏复夏,年复一年,花开了谢,谢了开,草木依然固有节奏一岁一枯荣,早已成为自然常态。不舍昼夜奔腾不息的潇水,恰恰紧傍着这座山谷,似乎为它过分的幽静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而潇水中流淌的恰是五千年亘古不息的文脉,一些村姑偶尔会去河中采撷几朵浪花,编成故事,编成歌谣,在村落里传唱,以装点普通百姓的生活。
山水相依,水中有山,山中有水,天造地设。
发现花千谷,需要眼光,更需要智慧。
但也需要责任,需要担当,尤其需要对故土的一片赤诚情怀。
当我在花千谷行走的时候,我忽然想到了愚渓。愚溪在柳宗元之前不叫愚渓,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现在叫愚溪,柳宗元给了它新的生命,让它堂而皇之走进中国文学史。花千谷原来叫什么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现在叫花千谷,现在的花千谷已经脱胎换骨,精气神都得到了提升,它亦将以全新的姿态,走进人们心里。
我在花千谷里走走停停,一边看,一边听,一边思索。花千谷风光绝佳,可观,可赏,可读。我认为可读的成分更多。山可读,水可读,花木可读,日月湖可读,方圆井可读。一谷花草,一谷清风,一谷阳光,一谷诗情,足可让人眼花缭乱。有人说花千谷活脱就是一本大手笔的诗集,有人说不,这是一本绝对精美的画册。但孩子们却说,这分明是一部让人着迷的童话,读一天也读不厌倦。
此时此刻,我已穿越时光隧道,攀上一个山头,沉下心思,阅读与花千谷擦身而过的潇水。洪波浩渺,逝者如斯,隐约间,我似乎听见娥皇女英声嘶力竭的呼唤,她们的呼唤化作阵阵涛声从历史深处传来,打湿了我的耳鼓。后来我将目光停留在一艘游艇上,我想乘着游艇溯流而上,去追寻舜的足迹。不,还是顺流而下吧,去蘋岛见证潇水与湘水的牵手,见证这两条姊妹河如何孕育出辉煌灿烂的潇湘文化。
花千谷有幸,它的出类脱俗的美,正得益于潇水的浇灌与润泽。潇水哺育着花千谷,花千谷拥抱着潇水,我们在花千谷里观山阅水,不正是一种高档次的文化享受?
有人把花千谷比作公园,我不同意,拿花千谷和公园比太过俗气。公园的人工斧凿痕迹太重,而花千谷是大自然的赏赐,它是朴拙的,原始的,也是现代的,前卫的,既有乡野的原汁原味,亦有眼花缭乱的现代元素,包容并蓄,但田园风稍显强劲,人一旦走进去,就有一种久违的回归自然的亲近感。
而这些,一般公园是不具备的。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花千谷具有一种得天独厚的美质。
一直听说双牌有“国际慢城”的说法,觉得“慢城”这个词,很是别致,很是新鲜。快与慢,一种行为的两个方面,从来就没有刻意两相比较。但在现代生活快节奏的当下,看看大街上步履匆匆满脸风风火火的人们,确乎感到让生活节奏慢下来,很有必要。有快必有僈,有忙必有闲,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这才是生活的正常轨迹。
因为快节奏的生活,我们身边很多的美被我们忽略了,很多人生中的滋味来不及品尝就过去了。经历了人生,却没有品尝人生,经历过生活,却没有享受生活,就如坐在轿车里赏美景,一晃而过,留下的只能是遗憾。
那么我们去花千谷吧,放下焦灼,放下浮躁,去看一朵花开,去听一声鸟鸣,去欣赏一只蝴蝶在花丛中的轻歌曼舞,去关怀脚下一只蚂蚁的生活状态。我们不是时常将诗和远方挂在嘴上吗?其实诗无处不在,只是你平时过于行色匆匆,把一切都忽略了。我们既辛苦劳作,创造了生活的美,为什么不停下脚步,欣赏这美,享受这美?须知我们的生活,是要靠慢慢品尝,才能品尝出它的个中滋味来的,就如一个农夫,辛辛苦苦侍弄好一丘田,禾苗满厢了,抽穗了,这时你去田埂上驻足一小会,那种惬意,那种满足,岂是言语所能表达出来的?
我理解的慢生活,大抵就是如此吧。
花千谷或许正是我们享受生活,品尝生活的最佳场所呢!
朋友们以为然否?
来源:永州日报
作者:李长廷
编辑:陈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