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12月12日讯(通讯员 唐高翔)隆冬时节,潇湘大地,到处生机盎然。零陵潇湘源生态科技园区内庄稼茁壮成长,新颖别致的农家小院鳞次栉比,盘根错节的村道干净整洁……一幅幅乡村美景图勾勒出零陵乡村振兴的别样景致。
近年来,零陵区坚持把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推进“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全面推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深化农业农村综合改革,全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融合发展 现代农业阔步向前
冬日,天气渐寒,仍旧鲜花盛开,果香四溢,游人络绎不绝。“四季花海、果蔬飘香”潇湘源生态科技园区正是零陵现代农业基地、农旅融合的典范。
近年来,零陵着力构建新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优质粮油现代农业园区、蔬菜现代农业园区等八大农业园区规模化建设,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引领,大力推动全区农业产业转型增效。
同时,按照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两区两园三基地”目标定位,大力发展优质水稻、生猪、禽蛋、蔬菜、水果、中药材等六大主导产品,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2021年,零陵粮食总播面82.9万亩,蔬菜种植面积41.3余万亩,全区预计出栏生猪62.68万头,家禽出笼1288.73万羽……一组组数据正是零陵农业繁荣发展的生动写照。
发展现代农业,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此,零陵加大农产品加工企业、电商企业引培力度,全区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园37个,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35家,注册农业品牌商标76个。正计划申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备案基地14家,引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项目4个,进一步推动农业优质发展。
此外,零陵区以“永州之野”乡村旅游为抓手,全力推行“下乡”“进城”“入水”三大旅游战略,推动全域旅游大发展。按照“一乡一品”“一村一景”要求,将发展全域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古村落保护、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振兴共同推进。精心打造永州之野等4条全域旅游精品路线、20余个特色景区、5个特色小镇,装扮、打造、建设、培育103个特色村,新建40余个特色小游园,扶持200多个特色种植、采摘、休闲果园。对潇水河、贤水河、愚溪河等河道清淤、护堤,净化、美化,一条条河道成为美丽风光带。将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现代休闲农业有机融合,充分挖掘打造森林、湿地、山水、田园风光等特色资源,突出建设“生态文化”特色镇邮亭圩、“红色文化”特色镇菱角塘、“果园文化”特色街道接履桥、“仙姑文化”特色镇富家桥、“农耕文化”特色乡镇大庆坪、“远古文化”特色镇黄田铺、“宗教文化”特色镇珠山等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全域旅游亮点。
综合施策 美丽农村风光无限
村道宽敞明亮,农房黛瓦白墙,绿植错落有致,池塘清澈见底……走进零陵香零山、马坝等乡村,美丽画卷尽收眼底。“农村成景区,农居成景点”这样的景象得益于零陵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近年来,零陵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农村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厕所改造和粪污治理等为重点,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同时,开展“三清两改一提升”村庄清洁行动,对道路进行绿化。全力抓好改厕、改水、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处理、畜禽粪污资源利用,村容村貌有效提升,人居环境大为改善。
在基础设施方面,零陵区则积极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全区317个建制村道路硬化率达100%;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为群众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良好的人居环境让农村换了新面貌、农民生活方式发生了大改变。一系列的转变更让乡村治理水平发生了新变化。“村组干部都是网格员,大家包户、包组、包片开展普法、森林防火等方面的知识宣传,不断推动本村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及时调解矛盾纠纷,确保小事不出村。”香零山村村党总支书记胡昌平说。
零陵将317个村划分为926个网格,配备317名网格员和辅警,网格中建立党小组,共建立了926个党小组。全面完成了334个村(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综治中心和城乡网格化信息系统建设,达到了“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上办”的目标,有效提高了乡村治理水平。香零山村今年成功入选全省乡村治理示范村。
来源:红网
作者:唐高翔
编辑:王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