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疫情,扰乱了我们正常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节奏,各种信息和言论也充斥着大家的身心。因此,部分居民可能会出现失眠、焦虑、恐慌、担心感染等心理问题。为此,永州市脑科医院针对疫情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为大家提供简单的心理调适小技巧。
失眠的调适
1.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卧室的环境应当安静、舒适,光线及温度适宜,尽量不把闹钟放在床头,避免反复看闹钟影响入睡。
2.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尽量同一时间起床,避免边玩手机边睡觉、开灯睡觉、睡前饮酒、晚上不睡白天补觉等。
3.合理安排活动。规律进行体育锻炼,睡前1小时内不做容易引起兴奋的脑力劳动或观看容易引起兴奋的书籍和影视节目,可以选择听舒缓音乐,结合适当的呼吸或肌肉放松训练。
4.适度关注疫情。睡前1小时尽量避免查看与疫情相关的信息,避免睡前因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引起失眠。
5.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当睡眠问题严重时可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可短暂、按需使用助眠类药物,请勿自行服用助眠类药物。
焦虑的处理技巧
1.避免过分关注。有了基本防范措施以后,就不必对自己的身心感受和外界信息过分关注,应当将注意力投入到更多积极、有意义的事情上。
2.保持社会联络。通过微信、网络、电话与熟悉的朋友保持畅通联系,借助与亲朋好友的互动,看到生活的美好,转移对疫情信息的过度关注。
3.生活规律如常。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即使宅居在家,也要尽量保持良好的生活节奏和习惯,有利于增强我们的抵抗力。
4.积极投入工作。积极投入眼下的重要工作,哪怕是娱乐活动,也要全身心地投入。从工作中寻找乐趣,发现意义,看到力量与能量。
5.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持续心情不好,紧张不安、提心吊胆,始终难于自我缓解,可主动拨打心理热线,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恐慌的处理技巧
1.不信谣言、理性认知是关键。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我们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客观了解疫情相关信息,不要轻信谣言,更不传谣言。
2.有备无患、积极防治是保证。疫情形势下,不折不扣落实各项防护措施,切实加强个人防范,有效切断传染源,最大限度减少感染机会。
3.相信科学、坚定信心是前提。历史发展证明,科学的力量已经帮助我们战胜了很多病魔。对抗击疫情的战役中,一定要坚定信心,相信科学的力量。
4.反思个性、锤炼意志是收获。疫情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借此反思人生、思考生命,培养沉稳、热心、乐观的个性,锻炼刚毅、勇敢、坚定的意志。
科学防范,心理放松小技巧
1.积极防范。按照科学手段注意个人卫生,做好有效防护,少出门、出门必戴口罩,疫情期间不参加任何集体聚会。
2.保持警惕。疫情传播时期,对可能感染疾病保持警惕,监测体温,察觉症状,适度了解自己身心症状,一旦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寻求帮助。
3.适当放松。通过听音乐、深呼吸、尝试冥想训练等,放松身心,让心态慢慢平稳下来,减少无谓的忧虑与担心。
4.调节生活。设计好疫情期间的工作、生活计划,尽量有规律且充实,努力提升生活质量。
5.升华提高。多掌握健康科学知识,多学习和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升自己的认识,汲取更多积极的能量。
温馨提示
如您自行尝试多次,仍不能缓解失眠、焦虑、恐慌等不适症状,请第一时间寻求专业帮助,可选择永州市脑科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就诊,或拨打永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心理援助热线:0746-6312320。
来源:红网
作者:周晓坤
编辑:王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