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4月16日讯(通讯员 盘春红 李奎)双牌县何家洞镇是“中国毛竹之乡”,全镇竹林总面积近74平方公里。近年来,该镇依托丰富的竹林竹海资源,大力发展竹下经济种植竹下竹荪,推动竹林原生态立体开发,促进竹农增收致富。
眼下正值竹荪种植期,在何家洞镇二井江村竹荪示范种植基地里,村支书李国寿正带领当地村民播种竹荪菌丝,翻土、放丝、盖土……大家干劲十足,信心满满。
“ 种植竹荪一般温度要在16到25度,需保持90%的水分湿度。现在开始种下去,6月份便能采摘,可持续到10月底。”李国寿说道。
何家洞镇地处湘桂边陲交界之处,境内群峦叠嶂,山清水秀,竹林资源丰富,占全县竹林面积的41%。该镇依托丰富的竹林竹海资源优势,遵循“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原则,坚持“党建+产业”模式,深挖竹林地生态资源,唤醒林下沉睡土地,多模式探索发展楠竹产业,并将楠竹和竹林下经济作为富民增收的两大特色产业。2021年,在林业部门的合作指导下,该镇在二井江村成功试建3亩竹荪种植科技推广示范基地,并于当年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亩产纯收益可达3万元,今年计划推广到5亩。
“我也有种植竹荪的打算,这样能进一步增加收入,增加竹林的经济收益。”村民卿太虎表示跃跃欲试。
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蒋昌荣介绍说:“ 发展林下经济既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老百姓就业,还能为竹产业开发、竹产品和林下经济发展开辟了新的出路。”
蒋昌荣介绍,过去,村民守着竹林,只能依靠采伐、销售楠竹来获利。2021年村里试种竹荪成功后,村民不仅可以就近增收致富,实现一亩双收,更有效转变了村民的观念,激发了大家科学管护竹林的积极性。他说:“以前竹子都是砍大留小。竹荪种植以后,因为竹荪对竹林密度有要求,而且种得时候撒了肥料,现在都是砍小留大,这对竹子品种改良和改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得益于竹荪试种带来的明显效益,下一步,何家洞镇将因地制宜推出全镇特色竹荪产业种植,继续推广“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以点带面,扩大竹荪种植面积,引领竹农积极参与,共同发展致富增收,努力创建楠竹特色小镇。
来源:红网
作者:盘春红 李奎
编辑:王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