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理论丨李天明:稳中求进 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开局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道县将紧扣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准确、完整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坚定不移办好道县自己的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闯出新路子、迈上新台阶。

1.聚力实体经济,持续做强现代产业。强化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推动工业高端集群发展、农业特色品牌发展、第三产业提质发展。一是提升工业经济质量。认真落实二十条政策措施,充分支持高新区改革创新、开放崛起,抓实抓好“五好”园区创建。强园区促承接。深化“三生融合”“三态协同”,优规划促扩区,建平台优配套,推改革强功能,完成工业大道提质改造,建好智能制造机械装备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孵化基地,建成标准厂房15万平方米以上,办好智能制造博览会。强产业促集群。围绕“一主一特”推进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着力打造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两个过百亿产业。强企业促创新。持续优化发展环境,深化领导联企制度,精准开展“纾困增效”专项行动,大力支持企业技改、扩产、入规、升高、上市,走“专精特新”个性化发展之路,打造一批“小巨人”、单项“隐形冠军”企业。二是提升精细农业效益。坚持全产业链发展,着力提升农业产业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品牌化水平。注重标准化生产。坚决落实最严耕地保护制度,着力保障粮食安全。深入实施“六大强农”行动,推进果蔬、粮油、生猪等产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注重链条化发展。围绕果蔬、油茶、粮食等产业建链延链补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打造全产业链。注重品牌化经营。培育天下稻源优质大米、道州脐橙、把截萝卜、道州灰鹅等一批著名地标产品。三是提升第三产业水平。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坚持规划引领、政府引导、市场引路,统筹好文化游、生态游、乡村游、体验游融合发展。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建设,着力完善功能配套,提档供给品质,积极融入大湘南、大桂林旅游圈。大力培育新兴业态。加快培育壮大新业态,打造现代物流业集群和商务商贸集群。大力做旺房地产业。精准出台促进农民进城融城政策措施,推动房地产健康良性发展。提升开放发展能量。以项目建设强动力。积极对接国家和省级重大战略、重大政策,谋划、储备、争取、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带动性的重大工程项目。年内,实施重点项目125个以上,年度计划投资140亿元以上。以环境优化增效力。认真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不断提高办证、办事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推动市场主体扩面提质增效。以改革创新激活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园区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农村综合改革等重点改革,加快莲城集团公司市场化转型,推进道县国投公司实质性运作,激发发展动能。以开放发展添魅力。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积极对接东盟,持续推进“五大开放行动”。

2.聚力文明创建,持续做优城乡品质。一是加快建设现代新城。坚持现代智慧新城、生态山水洲城、历史文化名城发展定位,加快构建“一心两河四岸三新城”城市格局。推进规划设计提质。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推动片区科学开发,引导城市有序更新。强化规划管控一张图、建设审批一支笔,严格做到无规划不批复、无规划不建设、有规划严落实。推进片区开发提速。全力推进三个片区开发,力争全年实现投资15.2亿元以上,实现收入15亿元以上。启动商业中心范围城北路路网配套设施等项目建设。推进文明创建提档。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推进“六出城六取缔”工作,扎实开展治堵治乱治脏专项行动,深入实施“净化绿化美化”工程,共同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加快创建国家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森林城市步伐,确保顺利通过2022年上半年文明指数测评、创国卫周期性复审,成功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推进城市更新提标。实施潇水大桥拆除重建、西关桥改建拓宽工程,切实提升城市通畅度。完善城市功能。加快管网、园林、燃气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绿化、景观、供水、供电等公共资源配置。全力推进“两河三岛四岸”建设。抓好城市绿化小品建设,拓展城市绿色生态空间。推进特色小镇提级。坚持抓规划、优环境、强产业、聚人气并进,加快形成以县城为核心、中心镇为支撑、边远集镇为基础的城镇空间新格局。全力推进梅花、寿雁、清塘、仙子脚等特色小镇开发建设。二是加快乡村全面振兴。坚持以乡村“五兴”创“五星”乡村为总抓手,深入实施“三片引领、百村示范、整县推进”行动,努力在乡村振兴打造道县样本。突出整县推进。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深入开展“三清”“四建”“五规范”人居环境整治提质行动,统筹抓好水、路、电、讯、气、广电、物流等“七张网”建设,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突出三片引领。全面塑造“濂溪一脉理学小镇、忠诚小镇、都庞生态绿色新村”乡村振兴示范片三个品牌。突出百村示范。突出乡村“五兴”创“五星”乡村,分批次将101个村建成“五星”乡村。三是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坚持突出重点、优化供给、促进均衡,着力推进路网、水网、电网、气网、净网、光网等“六网”建设,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农田水利。加快完成涔天河灌区道县段工程建设,抓好上坝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和12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大力推进农机普及工程,加快农机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推动农业机械化整体跃升。提升交通网络。全力配合做好零道高速公路建设,抓好道县通用机场、湘桂运河项目前期工作;完成后江桥至横岭、祥霖铺至审章塘农村公路建设;大力创建“四好公路”,推进产业路、民生路、旅游路建设。提升能源物流。全力推进农网改造项目建设,加快完成仙子脚供电区提质改造,全面消除低电压和配变过载。持续推进燃气管道铺设,加快大数据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建5G基站420个。

3.聚力生态优先,持续做实绿色发展。坚持治污、增绿、降碳协同推进,着力畅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之路,努力创建湖南生态名县。一是厚植生态优势。推动“三线一单”落地应用,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科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加大生态廊道建设,强化绿廊保护,构建山清水秀的生态屏障。年内,完成造林绿化2.5万亩以上。二是深化生态治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力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建设。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长江流域“十年禁渔”、河长制、林长制,做实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坚决遏制城市扬尘和油烟问题,建设“无废城市”。三是培育生态产业。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统筹做好风电、光伏、抽水蓄能等新能源开发,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

4.聚力社会治理,持续做牢安全底线。坚持“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方针,全力以赴抓好风险防范处置,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道县。一是加强疫情精准化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落实“四早”要求,强化“四方”责任,深化人物同防、多病共防,加强应急处突准备,坚决守住疫情防控底线,始终保持疫情防控战略性胜利成果。二是加强债务科学化化解。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进一步硬化预算刚性约束,牢固兜住“三保”底线。强化开源节流。切实将拓展财源、提升质量、强化征管落到实处,着力培优企业税源,做大财政收入蛋糕。提升经营水平。加快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积极探索成立矿投、旅发公司,大力盘活闲置国有资产,拓展城市建设、股权投资等业务板块,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国有资本增值。严格风险防控。完善细化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三是加强平安长效化建设。以护航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为主题主线,深化社会治理,争创全省平安县。强化安全意识。深入贯彻国家总体安全观,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防范化解七大领域安全风险,坚决防止“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发生,确保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网络安靖。强化安全治理。大力实施社会治理“五聚焦五治理”三年行动,坚决打击五类跨区域突出犯罪,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始终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做实“五老”调解工作,推进“雪亮工程”深度应用,推动“快反135机制”向农村延伸,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强化安全生产。坚持大创建、大创优,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统筹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努力跻身省市安全生产先进方阵。

5.聚力共同富裕,持续做好民生建设。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办好千家万户的事,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积极的进展。一是深化教育强县建设。以新时代教育评价牵引教育综合改革,全力推进教育强县建设。认真落实国家“双减”政策,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着力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积极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优化职业教育,推广智慧教育,提高教育发展综合水平。二是深化健康道县建设。要把保障人民健康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健康至上。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实施健康道县行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深化三医联动改革,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做优中医药发展。加快完成县中医医院、县疾控中心整体搬迁。着力补齐基层医疗卫生短板,提升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水平。认真落实三孩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争创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三是深化保障体系建设。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办实事、兜底线、强保障、惠民生。要保就业。扎实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确保全年失业率控制在合理区间。要建制度。认真落实医保待遇清单制度,健全低收入人口监测预警,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要保待遇。稳步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居民医保财政补贴、居民低保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和水平。要严监管。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监管社保基金,守护好群众每一分养老钱、救命钱。要办实事。坚持将更多的财力投向民生领域,突出抓好“六位”建设,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持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四是深化文体事业建设。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历史文物修缮。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健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实施全民健身行动计划,持续增强人民体质。

(作者李天明 系中共道县县委书记)

来源:红网

作者:李天明

编辑:陈小婷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z.rednet.cn/content/2022/05/26/11314399.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