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年大变局和世纪大疫情相互交织叠加的时代背景下,扎实做好“三农”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道县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紧扣二十字方针,稳打稳扎,绵绵用力,加快乡村全面振兴。
以更强的定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重规划先行。按照“一村一策”原则,因地制宜,加快完成“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严把农民建房审批关、规划关、风貌关,鼓励引导群众集中连片建房,促进新房与老屋相得益彰,新村与旧村浑然一体。注重党建引领。坚持把党建挺在乡村振兴最前沿,深入实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六项行动”,持续开展“五建五强”活动,确保基层党组织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稳定器和压舱石。注重产业为重。坚持全产业链发展,大力实施“六大强农”行动,着力提升农业产业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品牌化水平。注重群众主体。创新方式,各显神通,大力唤醒农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建设意识和角色意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彰显群众主体作用。
以更实的举措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一是在“三片引领”上下更大功夫。引领强基固本。筑牢基层党组织体系堡垒,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引领示范作用,将党建引领拓展到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环境整治、基层治理等各领域全方面。引领产业融合。坚定不移走精细农业发展之路,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引领培育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提高品牌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特色产业向集群化迈进。以濂溪故里、红色小镇5A级景区创建为牵引,有序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道县段、濂溪一脉文旅产业园、都庞岭国际森林康养度假区、玉蟾岩稻作文化遗址公园建设,丰富乡村经济业态,促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塑造“濂溪一脉理学小镇”“红色小镇”“都庞生态新村”乡村振兴示范片品牌。引领绿色发展。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推进农村农业领域减排固碳,积极发展绿色经济,着力打造“产业壮美、环境优美、风尚淳美、生活甜美”的全域美丽乡村示范片。二是在“百村示范”上下更大功夫。突出典型性。全面开展“五兴创五星乡村”活动,推出一批“五星村”,评选一批“五星户”,创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让全县其他乡村学有方向、干有示范、做有动力。突出独特性。深入开展“三清四建五规范”环境提质行动,精耕细作园子、院子、屋子,建美丽庭院、特色屋场、精品民宿,创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努力打造“五美”乡村新标杆。突出自主性。坚持通过座谈会、文明户评选、公布光荣榜等方式,大力引导能人回乡、市民下乡、乡贤助乡、企业兴乡,千方百计激发群众共建共享共富的内生动力。三是在“整县推进”上下更大功夫。强化脱贫巩固。盯紧“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风险点,精准做好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落实落细监测帮扶机制,提升防止返贫工作的精准度和有效性,确保现有监测户及时帮扶到位。持续加大对重点村帮扶,落实产业、就业等重点帮扶措施,巩固光伏扶贫工程成效,深入开展“311”就业服务,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统筹用好乡村公益岗位,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确保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强化乡村建设。按照“示范村先行、面上村推进、帮扶村倾斜”的思路,分类施策、梯次推进乡村建设,立足村庄现有基础开展,不超越发展阶段搞大拆大建,避免无效投入造成浪费,防范村级债务风险。加强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实施“拯救老屋行动”。根据各村资源禀赋,按照轻重缓急、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从农民最迫切的需求入手,加快补齐农村道路、供水供电、乡村物流、宽带网络、数字乡村等基础设施短板。强化乡村治理。不断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快打造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一村一议、因村施策开展乡村陈规陋习专项整治,加快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深化平安法治乡村建设,大力开展“五聚焦五治理”三年攻坚行动,着力解决影响农村地区长治久安的顽瘴痼疾,确保农村持久安定安宁安全。
以更好的统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一是持续深化产业振兴。保粮食稳增产。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用好“五包五帮五督”工作办法和保障早稻集中育秧、治理耕地抛荒、防止耕地“非粮化”三个“十条措施”等行之有效机制,抓好4个万亩片、46个千亩片,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8万亩以上、产量38万吨以上,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2万亩,争创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创特色固优势。围绕“一果(脐橙)一蔬(蔬菜)一茶(油茶)一药(厚朴)”等优势产业,打造一批绿色精细高效生产基地。积极对接“永州之野”“湘江源”区域品牌,重点打造“一粒米”(天下稻源优质大米)、“一个果”(道州脐橙)区域公用品牌,着力培育“一只鹅”(道州灰鹅)、“一块肉”(道州鲊肉)、“一棵菜”(把截萝卜)、“一滴油”(道州茶油)、“一片叶”(道州古茶)等地域特色品牌。年内,完成绿色食品认证6个以上。育龙头延链条。深入实施产业链企业“培优倍增”计划,突出抓好农产品精深加工,引进有实力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2家以上,新增省级龙头企业2家以上,加快推进“天下稻源”优质大米精深加工项目,全力引进畜禽标准化生产产业园。重融合促升级。高效建设稻作产业园、“断肠明志”历史步道、红色小镇、中小学生实践教育基地等项目,联合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农家民宿等产业,做旺做大乡村经济。二是持续深化人才振兴。强干部。坚持在乡村一线考察培养使用干部,加大农艺特岗生送培力度,持续选派下派优秀干部驻村,全面推行“五星”村支部书记积分晋级管理,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开展新一届村党组织书记轮训,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强人才。全面落实“基层人才定向培养三年行动计划”,造就更多“土专家”“田秀才”。依托工贸学校“基地+中心”,大力实施高素质农民、“农民大学生”、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计划。强农民。探索建立乡村人才“11234” 发展服务体系,支持乡村人才创业创新“双创”活动,发挥乡村人才“引领技艺传承、带动产业发展、带领群众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四大作用。三是持续深化文化振兴。力除陋习。深入开展整治陈规陋习推进文明乡风行动,建立典型陋习工作动态台账,形成全社会共治陋习的良好氛围和工作合力。重点整治农村大操大办、封建迷信、“黄赌毒”“脏乱差”等陈规陋习。力树新风。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持续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深入开展道州好市民、好居民、好村民等先进典型选树和学习宣传,用身边事教育引导身边人,带动农村群众价值观念、道德水平不断提升。力兴文脉。弘扬优秀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着力塑造陈树湘、周敦颐两大IP形象,全面打响“世界理学圣地”“中国红色文化之乡”两大品牌。四是持续深化生态振兴。深化农村厕所革命。完成1400个厕户、33座公厕改造任务,整村推进6个村“厕所革命”,确保全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2%以上。深化人居环境提升。抓好“空心房”拆除后清理、平整和复垦复绿工作,完成5个建制村生活污水治理,确保全县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体系覆盖率达到75%以上、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深化乡村面貌治理。强化村庄秩序整治,改善村容村貌由“清脏”向“治乱”拓展,全面清理广告标语乱张贴、私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现象。推进城管执法进乡镇(街道),整治乡镇(街道)驻地“六乱”和“小门店”,全面规范秩序。五是持续深化组织振兴。建强基层党组织。推动落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六项”行动,全面推行党群连心“五个到户”,深入开展“五建五强”活动,实施党支部“五化”提质行动,打造过硬战斗堡垒。建强村民自治组织。健全完善“一约四会”制度,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矛盾纠纷共商共调、治安秩序共治共管,用乡村小协会发挥治理大效能。建立健全乡村振兴“月例会”等制度,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治理新格局。建强合作经济组织。大力培育发展各类农民合作经营组织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探索“连村联创”“党建联盟”“乡村合伙人”等乡村经济发展模式,组建成立“强村公司”,构建村集体和群众利益共同体,实现薄弱村提升、一般村壮大、富裕村做强的目标。
以更优的联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关键在落实。压实责任链条。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县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等作用,一体承担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议事协调职责。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充分发挥主抓主体作用,集中精力抓重点工作、重点任务落实。乡村振兴各成员单位聚焦主责主业,合力推进乡村振兴。抓实资金保障。建立健全“三农”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支持乡村振兴,积极引导涉农金融机构回归本源,推动公共财政和金融资源持续向“三农”倾斜。严实督查考核。强化督查考核结果运用,通过集中督导、调研指导、观摩交流等方式,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健全乡村振兴考核机制,推行“月调度、季通报、半年评比、年终考核兑现”工作推进机制,促进乡村振兴工作落实落地。
(作者李天明 系中共道县县委书记)
来源:红网
作者:李天明
编辑:王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