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冯乘说古——兼谈潇贺古道与秦征百越

探寻冯乘的文明须走进江华的深处,在2133年前历史的碎片中细细拣拾,慢慢拼凑。在《搜神记》的故事里、在马王堆古墓的地图中、在大路铺的苞谷古道上、在涛圩连山脚的旧城遗址处、在白芒营娘子岭的营地上、在码市的布防对峙中……我由远及近地看清了古江华,看到了秦汉皇朝一路向南的铁骑。

一则传说

《搜神记》卷二十有一则神话传说事关冯乘。

“冯乘虞荡夜猎,见一大麈,射之。麈便云:‘虞荡,汝射杀我耶!’明晨,得一麈而入,即时荡死。”

为什么收录这一故事?为什么是冯乘县?掩卷之余,我思考的是这两个问题。

东晋史学家干宝所著《搜神记》,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四百一十多篇,这些故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朴素的思想感情。“夜猎—杀麈—自亡”,“虞荡射麈”是一则灵异恶报故事。在传统中国,在果报信仰的民间社会,神异福报涵育积极伦理,神异恶报培植消极伦理,生物灵性塑造生命敬畏伦理。《搜神记》通过“猎麈者必将自亡”这样恶有恶报的否定性评价教化人们在禁忌面前约束和收敛自己的行为,告诫人们万物有灵,切勿杀戮。

微信图片_20220929092233.jpg

清传教士所拍的江华潇贺古道。(原图存湖南省档案馆)

那么,为什么是冯乘?史载汉元鼎六年(前111年)置冯乘,县治在深平城,即今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涛圩镇连山脚村。县域包括今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大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东部。冯乘县共历时约1100年。吴黄武五年(226年),属临贺郡。南朝宋属临庆国,齐、梁、陈复属广州临贺郡。隋文帝开皇九年(590年),改隶永州总管府,属荆州。唐武德四年(621),析其北境置江华县,江华县治于今江华瑶族自治县沱江镇老县村。北宋开宝四年(971)废,东境归江华县,西境入富川县。

《搜神记》之所以收录这一故事可能源于冯乘置县早、存留期长、地域神秘、战争繁多,且人员流动大,神话故事易于流传。

春秋战国时期冯乘地域属楚地,为楚越之交境,是兵家必争之地。秦平南越、汉征岭南百姓水深火热,人们对于杀戮十分痛恨。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国尉屠睢率50万大军征南,大军深入不毛之地与越人血战5年,屠睢死于一次越人夜袭的毒箭之下,后来秦加派10万军队一举征服百越。恶有恶报,推天及人,推物及人。或许可以设想,“虞荡射麈”中虞荡便是那夜袭放箭的越人,屠睢便是那“麈”吧。

一石古道

江华大路铺牛角湾村有一段“苞谷路”。这段蜿蜒在田野丘岗之中的“苞谷路”长约3公里、宽1米许,由细细的鹅卵石铺成,这是潇贺古道江华段保持完好的部分遗存。

潇贺古道“苞谷路”,路尽头惠风亭,位于大路铺镇。李忠林/摄

秦代的潇贺古道大致分两种走向:一是西线,起于湖南道县双屋凉亭,经江永县入富川县,经麦岭、青山口(葛坡)、黄龙至古城接贺江;二是东线,从湖南道县经江华县的大路铺、白芒营、大石桥至广西的白沙达贺州。此外,从白芒营也可入萌渚岭一侧的小圩、大圩,经广西开山后达桂岭。

这是一条民间往来的岭口小道。春秋战国时期楚越两国的交往长达数百年,民间之间交往更是频繁。楚越民间多利用南岭天然孔道交往,人们翻山越岭行走于蜿蜒曲折的山间小道商旅往来,或盐米交易,或文旅交流,或山歌互答。《越人歌》即是古代楚越文化交融的见证。刘向《说苑·善说》载:春秋时代,楚王母弟鄂君子皙在河中游玩,钟鼓齐鸣。摇船者是位越人,乐声刚停,便抱双桨用越语唱了一支歌。鄂君子皙听不懂,叫人翻译成楚语。译文为“今夕何夕兮,搴州中流。今夕何夕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鄂君子皙在听完译文后万分感动,“行而拥之,举绣被而覆之”。“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至今仍为经典,后来楚辞中的“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或有鉴于此。

这是一条征伐岭南的军用通道。《太平御览》载:“秦始皇略定扬越,谪戍五方,南守五岭:第一塞上岭,即南康大庾岭是;第二骑田岭,今桂阳郡腊岭是;第三都庞岭,今江华郡永明岭是;第四甿渚岭,亦江华郡白芒岭是;第五越城岭,即零陵郡南临源岭是也。”这条道路随屠睢征伐岭南而扩建,道上遍布戍民泪、征人血。其中,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秦尉屠睢督修从道州到封阳、广信的这段水陆古道,历时两年,动用湘、桂、粤三地戍民四十多万人,因病、饿、工伤、杀伐遗尸工地者达二十万多人。借助这一古道,秦军向南推进占领了整个西瓯,并将岭南化分为三郡:桂林、象(今南宁)、南海(今佛山),富川(冯乘)属南海郡。

这是一条扼湘桂咽喉的楚粤通衢。潇贺古道是汉朝统一岭南的主要通道。楚汉争霸间,接任南海郡守的赵佗自立为王,以番禺为城建立了南越国。此后南越与西汉长沙国隔南岭对峙93年之久(公元前203年—公元前111年)。公元前196年,汉高祖派陆贾出使南越,取此道顺贺江下西江。汉武帝时期,朝廷派五路大军平南越,“归义越侯二人为戈船、下濑将军,出零陵,或下漓水,或抵苍梧”,汉军取此道下苍梧。五代时,马殷统治湖南,楚国出潇贺古道到贺州梧州与南汉争夺地域,把楚国的疆域开拓到贺州、梧州一线。潇贺古道扼湘桂之间南北交通之咽喉,成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潇贺古道同善亭和安乐桥,位于桥头铺下蒋村。李忠林/摄

一路向南

早在2000多年前,秦汉皇朝就吹响了“向南向海”的进军号角,这是残酷的领土扩张之路。

秦以重军武力征服。秦始皇三征百越,发动秦军60多万,历时10年最终将百越彻底征服,同时也耗尽了大秦元气,加速了秦亡国之势。公元前219年,秦尉屠睢率军50万在南岭跟百越交战,把土地扩张到今贵州、江西、福建地区。在继续南下时,秦军粮道被断,越人夜袭,屠睢战死。公元前214年,秦军又派任嚣、赵佗率援军10万南征,终于征服南越。至今在江华白芒营西南角边上的娘子岭上,还依稀可见以土墙夯基为标志的秦军兵营遗址。

汉遣水兵结束对峙。公元前203年赵佗自立为王,南越国与西汉长沙国对峙了90多年。这从1973年出土的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驻军图》《地形图》中可窥一斑。图中“深平”,即冯乘县治所在(今江华涛圩镇连山脚村,地图上的位置更近似今沱江镇附近),驻军核心区在今江华码市镇,对阵前线是潇水流域对面贺江流域之“封中”。这种对峙由汉武帝打破。公元前112年秋,汉武帝调遣罪人和江淮以南的水兵共10万人兵分五路进攻南越,仅两路大军踏至就平定了南越国。随后汉置南海、桂林、象郡,并在翻越萌渚岭沿潇水、贺江之间新设封阳、广信、冯乘等六县。

秦汉修、扩建了融水陆交通于一体的潇贺古道疏通水道,建设沟通湘江与漓江的灵渠,打通了“潇水—贺江”“湘江—漓江”两条水陆通道。两条水陆通道在广信汇合后,向西溯西江入北流江、南流江经合浦、徐闻出海,向东则直抵番禺,在南岭诸隙间保障了兵力粮草供给,也完成了西汉征战南海的梦想。

为巩固统治,自公元前214年起秦“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随大军进发,每占领一个地方即留一部分移居于此,建设相对稳定的“根据地”。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又迁移包括戍卒、罪民、百工和适龄妇女50万人驻守五岭以南地区,与南越土著居民混合居住,巩固南越地区。西汉、东汉时期继续“颇徙中国罪人,使杂居其闲,乃稍知言语,渐见礼化”。大批商贾和中原汉人的进入,促进了岭南经济文化发展和民族大融合,实现了中国南方疆域大一统。

(作者万汝青 江华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

来源:红网

作者:万汝青

编辑:王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z.rednet.cn/content/2022/09/29/11882355.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