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2023年永州市委一号文件正式发布
红网时刻新闻3月31日讯(记者 郭婳 通讯员 黄璜)3月31日,2023年永州市委一号文件正式发布。在发布会上,永州市农业农村局、永州市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就粮食生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永州是传统的农业大市,也是传统粮食生产大市,请问今年永州市在抓粮食生产方面有哪些打算?
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永州市粮食连年丰收,但这并不意味我们在粮食生产上可以掉以轻心,作为粮食生产大市,更要责无旁贷地扛起粮食安全政治重任,保障粮食安全这根发条,要拧得紧而又紧,工作要抓得实而又实。
今年,永州市将深入实施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在种“好田”、播“良种”、育“能手”上下功夫,确保完成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30万亩、总产量306万吨的目标任务。
一是压实工作责任。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进一步压实粮食安全的属地责任,将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县乡、村、组和农户。建立健全粮食生产责任机制,强化日常调度和督导指导,推动粮食生产政策落实、工作落实、技术落实。
二是抓好良田建设。加强耕地保护利用,牢牢守住502.07万亩耕地保护底线目标,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水稻生产功能区优先种植“双季稻”,至少种植一季水稻,新建高标准农田全部用于粮食生产。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聚焦土壤改良、农田排灌设施补短板,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新建高标准农田21.68万亩、改造提升15.29万亩。按“一县一示范,一地一样板”的原则,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融资创新试点,实施“小改大、弯改齐、坡改平”9.67万亩。
三是推广良种良法。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因地制宜推广早晚稻品种搭配。推行集中育秧,建好县、乡、村级集中育秧点,支持农业服务主体开展社会化集中育秧服务。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大力推进“一企一片一种”高档优质稻标准化基地建设。集成推广关键技术,大力推广适期播种、集中育秧、合理密植、安全齐穗、机械化生产等绿色高质高效关键技术。
四是注重防灾减损。针对近年来各种气象灾害和病虫害危害频发重发态势,完善制定应急预案。加快推进136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提升水资源统筹调配和供用水安全保障能力。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提前研判气象和灾害发生趋势,及时发布防灾减灾信息。充分发挥粮食生产指导组的作用,建立健全救灾补损机制。
记者: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党中央最关心的一件大事。请问2022年在守牢守好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方面成效如何?2023年将如何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答:2022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化之年,永州市乡村振兴局按照“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的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安排,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突出位置,积极应对疫情灾情的严峻挑战,全市没有发生规模性返贫的现象。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守住了底线。新识别纳入监测对象4396户13964人,累计识别纳入16728户43162人,稳定消除风险8493户21455人,风险消除率49.7%,未消除风险的监测对象全部安排有能力的干部结对帮扶。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返贫致贫风险实现动态清零。二是促进了增收。全市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5872元,增幅14.7%,高于全国、全省。三是稳固了基础。强化产业帮扶,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均落实了帮扶主体,结牢了利益联结机制。新增小额信贷6.04亿元,完成省定目标的117.5%。强化就业帮扶,全市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规模达29.86万人,完成省定任务的103.26%。强化易地搬迁后续帮扶,集中安置点的基础设施配套不断完善,搬迁户产业就业全覆盖。强化兜底保障,农村低保提标至4600元/年,农村低收入人口“应保尽保、应救尽救”。脱贫基础更加稳固、脱贫成效更可持续。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精准扶贫理念提出十周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我们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部署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安排,努力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一是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落实落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各项措施,坚持动态监测和集中排查相结合、数据筛查和农户自主申报相结合,聚焦收入下降明显、“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风险突出、因疫因灾因学因病影响较大的农户等重点群体,强化动态监测,确保“应纳尽纳”。严格落实脱贫户结对帮扶“五个一”、监测户结对联系“四个一”责任,分类落实帮扶措施,做到“应帮尽帮”。加强行业部门之间的数据比对和信息共享,及时发现解决“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方面的突出问题,实现问题动态清零。
二是努力促进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把促进脱贫人口增收作为根本举措和中心任务,强化产业就业帮扶,增强脱贫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产业方面,将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比重不低于60%,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健全完善帮扶项目联农带农机制,带动脱贫群众、监测对象积极参与产业发展,让农民更多参与产业发展、分享增值收益。同时,支持引导脱贫群众发展庭院经济,拓宽增收门路。就业方面,落实脱贫人口就业帮扶措施,支持就业帮扶车间健康发展,规范公益性岗位管理,确保全市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规模达到26.57万人以上。
三是健全帮扶工作机制。深入开展“百企兴村”行动,动员和引导各商协会、民营企业全面参与,多途径、多形式开展帮扶。探索推广“共建园区”“飞地经济”等产业帮扶模式,推动村、企双赢发展。组织开展第二轮驻村帮扶工作,进一步做好驻村帮扶、结对帮扶和结对联系工作,实行清单化管理,压紧压实帮扶责任。探索创新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方式模式,保持脱贫地区信贷投放力度不减,解决脱贫群众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来源:红网
作者:郭婳 黄璜
编辑:王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