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4月18日讯(通讯员 王薪棋)“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永州市宣传系统聚焦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抢抓“打造新时代潇湘人才高地”战略机遇,坚定不移实施“人才新政36条”,不断优化引才、育才、用才、留才机制,激活人才“春水池”,为打好宣传工作高质量发展“突围赛”夯实人才支撑。
聚焦产业“引”才,构造“群英荟萃”大格局。人才和产业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围绕产业链建强人才链,不断提升产才“粘合力”,让更多人才留在永州。丰富引才载体。紧扣社会主义重点文化产业,实施“产业领军人才引领计划”“紧缺急需和骨干人才倍增计划”“优秀青年人才储备计划”。加快在全国“双一流”高校布局“人才飞地”,引进一批高学历紧缺人才。向大湾区选派“引商引才引客”小分队,联合人才主管部门建立离岸人才服务工作站,加快引进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拓展引才方式。围绕文生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战略需求和重点文化产业研究需要,采取“直接面试+体检考察”的方式,实施“揭榜荐才”、靶向引才、柔性引才。推行“院士企业行”“产业教授”“专家服务文化产业”等项目,引导高端人才深入一线服务产业发展。优化引才机制。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破除人才流动的身份壁垒、人才激励的平均主义、人才评价的“四唯”倾向,鼓励和引导优秀人才积极投入党的创新理论研究、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人才发展提供创新、开放、优良的环境,以人才热度提升产业高度。
精雕细琢“育”才,涵养“行家里手”生态圈。“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人才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经过千锤百炼后逐渐成长成才。“菜单式”培训拓展思路。围绕理论武装、新闻舆论、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舆情管理、文化文产等重点内容,联合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制定“菜单式”培训计划,举办全市宣传干部培训班,有效拓宽视野思路。“专题式”培训提高能力。积极落实中宣部、省委宣传部和市委组织部调训任务,围绕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新知识新技能,举办全市新闻发言人培训、新媒体传播与运营技巧培训,实施“名编辑”“名记者”“名主持”“名主播”“名制作”“名导演”“名策划”“名网红”和高端技术骨干培养计划,宣传工作队伍专业化能力得到扎实提高。“实践式”历练砥砺品质。开展网络宣传选题策划、新媒体平台日常运营、网络文化产品策划生产、线上线下主题活动、网络舆情监测应对和网络舆论引导等实操培训。先后派选5名优秀年轻干部分别到乡镇以及扶贫办、妇联等部门挂职锻炼,把实战一线作为磨砺人才的“大熔炉”,引导年轻干部在基层砥砺品质、锤炼意志。
不拘一格“用”才,打造“群星闪耀”新高地。“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善于用“才”,才能人尽其才,才尽所用。突出“唯适”导向。在精准用才、知人识人上下功夫,坚持人岗相适,统筹考虑人才的知识、经历、性格等因素,把合适的人才用到宣传思想工作对应的岗位上,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事尽其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价值和使用效益。坚持“唯信”原则。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选拔使用机制,充分信任、引导和鼓励人才到建设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一线奉献才智、建功立业。大胆提拔使用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文化产业研究等取得较大成果、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能力较强的人才,切实增强其政治认同感和向心力。聚焦“唯贤”标准。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鲜明用人导向,突出“忠诚干净担当”,牢固树立宣传系统命运共同体意识,着力构建“机制共建、政策共用、人才共引、资源共享、活动共办、生态共筑”的人才工作一体化格局,坚持使用政治素质过硬、业绩突出、群众信服的干部,从工作实际出发,大公无私,不拘一格,实事求是地使用人才。
创优环境“留”才,营造“群贤毕至”的好氛围。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努力用一流服务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以一流的保障机制“悦”人心。优化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完善揭榜挂帅、“赛马”制度,实施创新要素价值收益分配、工作考核与奖惩晋升挂钩等,激励人才想干事、能干事,最大程度凝聚人才向心力。以一流的服务环境“留”人心。牢固树立“人才是最好投资”理念,以爱才的诚意、惜才的真情,了解人才所思所想、所急所需,千方百计解决好人才落户安居、子女入学、家属就业等“燃眉之急”和“后顾之忧”,为人才发展和成长拔钉清障、保驾护航。以一流的服务阵地“顺”人心。全面提档宣传人才港服务能级,升级人才服务软硬件设施,开发一键咨询、一键服务、一键申报数字服务平台,联合人才主管部门建设人才公寓,建设人才服务驿站,以“暖心留心”来“聚才留才”。
来源:红网
作者:王薪棋
编辑:王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