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7月24日讯(通讯员 蒋淑芳 朱珊莹)为全面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东安县白牙市镇以“整村授信”为抓手,通过试点先行、三级联动、反诈宣传等举措,精准对接农户信贷需求,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
试点先行,金融服务提质增效
白牙市镇坚持“早谋划、早行动”工作要求,积极对接辖内7家农商行,召开全镇授信工作部署会,组织村党支部书记梳理村民信贷需求台账。目前,该镇以宜新村为试点,两天完成220户村民信息采集,为后续全镇推广积累经验。通过整村授信,农户无需抵押担保即可获得预授信额度,有效解决融资难题,激发农村产业发展活力。
“整村授信不仅简化了贷款流程,更让村民感受到‘信用变金’的实惠。”宜新村党支部书记表示。此举不仅提升了金融服务效率,更优化了农村信用环境,为打造“诚信乡村”奠定基础。
三级联动,数字赋能精准服务
白牙市镇充分发挥数字乡村系统优势,建立“镇政府、村委、农户”三级联动机制,通过一键群呼、精准短信推送等方式,高效宣传普惠金融政策,确保惠农信息直达每家每户。同时,组织镇村干部、银行专员联合走访,借助村“两委”对本村村民信息的熟悉掌握优势,充分发挥熟人风控举措,量身定制信贷支持方案,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以前政策宣传靠喇叭喊、上门跑,现在一条短信、一个电话就能讲清楚贷款条件,还能预约上门办理,太方便了!”一位村民对数字化服务赞不绝口。这种“线上+线下”协同模式,既提升了金融服务精准度,又增强了群众对普惠金融的信任感,为优化农村营商环境注入数字动能。
反诈同行,信用建设护航金融安全
在推进授信工作中,白牙市镇同步强化金融风险防范教育。在宜新村座谈会上,工作人员结合冒充村干部、虚假助农贷款等典型案例,通过情景模拟、互动问答等形式,向村民普及防诈知识,提升风险防范意识。
“既要让村民享受便利的金融服务,也要守护好他们的‘钱袋子’。”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授信+反诈”双管齐下,既调动了村民参与信贷的积极性,又筑牢了农村金融安全防线,推动诚信体系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互促共进。
下一步,白牙市镇将全面推广“整村授信”模式,以信用赋能产业发展,以服务优化营商环境,为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来源:红网
作者:蒋淑芳 朱珊莹
编辑:王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