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第八个中国医师节之际,红网永州站推出“德技并进·医者匠心”专题报道,聚焦永州医疗界“德技双修”的执业追求,挖掘永州医疗界德技双馨的典范,既展现专家医师的“特色绝技”,更定格医患互动中的温暖瞬间。让我们聚焦永州医疗战线,感受新时代医务工作者以匠心守初心、以专业护生命的动人风采,共同致敬生命健康的守护者!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黄简 永州报道
在永州市零陵区的医疗战线中,有一位医生被患儿家长亲切地称为“生命守护者”。她26年如一日扎根儿科临床,用精湛的医术托起无数危重新生儿的希望,以温暖的关怀照亮特殊儿童的康复之路。她就是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与儿童保健康复中心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唐荔。
在新生儿科里,有一面锦旗记录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有多项高危因素的孕妇分娩出体重仅一公斤出头的“巴掌宝宝”,在患儿娩出后唐荔带领团队打响了一场“生命守护战”,最终母子平安顺利出院。
当35岁的高危孕妇唐女士被转入医院时,病历上密密麻麻写着:慢性高血压并发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糖尿病合并妊娠(R级)、精神分裂症病史、胎儿染色体异常……整整12项高危因素,让这个孕32周的胎儿面临极高风险。唐荔带领团队反复评估胎儿宫内状况,最终与产科共同敲定在32+3周行剖宫产术。当全身青紫、呼吸微弱的早产儿娩出时,她立即指挥团队进行一系列处理。但危机远未结束,体重仅1.38公斤的患儿很快出现呼吸急促,需要立即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上呼吸机!准备脐静脉置管!”唐荔的指令清晰果断。早产儿的血管细如发丝,她亲自操刀完成脐静脉置管,建立起“生命通道”。然而随后患儿接连出现肺透明膜病、呼吸暂停、喂养不耐受等早产儿常见并发症。关键时刻,唐荔带领新生儿科团队共同努力克服万难,最终患儿成功痊愈。
除了新生儿救治,唐荔还将目光投向儿童保健康复领域。作为言语鉴定师和康复治疗师,她擅长对发育迟滞、言语障碍等患儿进行早期干预。“每个孩子都是世界的希望。我们多坚持一分,也许就能改变一个家庭的一生。”对于儿童保健康复与救治,许多患儿从无法站立到独立行走,从沉默不语到开口叫“妈妈”,这些蜕变成为她坚持的动力。
奔波在门诊、病房与儿童保健康复中心之间,在这条充满挑战的医路上,唐荔始终以专业与温情,书写着一名儿科医生的无悔担当。
来源:红网
作者:黄简
编辑:陈小婷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