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永医科普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解读与应对指南

在医院脊柱外科的门诊中,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极为常见的病症。很多人一听到“突出”就忧心忡忡,担心要做手术。其实,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只要了解它、科学应对,就能有效控制病情,避免其对生活造成太大影响。

腰椎间盘为何会“突出”

要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首先得了解腰椎间盘的结构。腰椎间盘位于相邻的腰椎椎体之间,由外层坚韧的纤维环和内部富有弹性的髓核组成,就像一个“弹性垫片”,能缓冲脊柱运动时产生的压力和震动。

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间盘会逐渐发生退变,纤维环的弹性和韧性下降,容易出现破裂;而长期的不良姿势(如久坐、久站、弯腰驼背)、突然的腰部用力(如搬重物时用力不当)、腰部外伤等,会进一步加重椎间盘的损伤。当纤维环破裂后,内部的髓核就可能从破裂处突出或脱出,压迫周围的神经根、脊髓等组织,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这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哪些人容易被“盯上”

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非随机发生,以下几类人群更容易受到它的“青睐”:

长期久坐的人:如办公室职员、司机、学生等,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持续增加,容易导致退变和突出。

重体力劳动者:经常从事弯腰搬重物、扛重物等工作的人,腰部肌肉和椎间盘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损伤的风险大大增加。

肥胖人群:体重过重会使腰椎承受更大的压力,加速椎间盘的退变。

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如长期熬夜、吸烟、缺乏锻炼等,会影响椎间盘的营养供应和代谢,降低其抵抗力。

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因人而异,主要与突出的部位和程度有关。最常见的症状是腰痛,疼痛可能为隐痛、胀痛或刺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当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神经根时,还会出现下肢放射痛,疼痛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或足部放射,常伴有麻木、无力感。

有些患者还会出现腰部活动受限,不能弯腰、转身;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如尿潴留、大小便失禁等,这往往提示病情较重,需要紧急就医。

科学应对,告别“突出”困扰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通过腰椎X线、CT、磁共振等检查明确诊断。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并非所有患者都需要手术,大多数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保守治疗包括:

卧床休息:在急性发作期,适当卧床休息可以减轻腰椎间盘的压力,缓解疼痛。但要注意,卧床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1-2周,以免引起肌肉萎缩。

药物治疗:遵医嘱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肌肉松弛剂、神经营养药物等,可以缓解疼痛、减轻炎症、改善神经功能。

物理治疗:如热敷、冷敷、按摩、针灸、牵引等,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

康复锻炼:在症状缓解后,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如腰背肌功能锻炼(小燕飞、五点支撑等),可以增强腰背肌的力量,稳定腰椎,预防病情复发。

如果保守治疗3-6个月后,症状仍无明显改善,或出现了肌肉萎缩、大小便功能障碍等情况,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如椎间孔镜手术等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腰椎间盘突出症虽然常见,但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腰部,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腰部过度负重和外伤,就能有效预防其发生。即使不幸患病,也不要过于恐慌,及时就医,科学治疗,就能早日摆脱病痛的困扰,重新拥有健康的生活。

文/郑典涛

来源:红网

作者:郑典涛

编辑:王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z.rednet.cn/content/646942/60/15228925.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县市区
  • 冷水滩
  • 零陵
  • 祁阳
  • 双牌
  • 东安
  • 道县
  • 江永
  • 江华
  • 宁远
  • 新田
  • 蓝山
  • 金洞
  • 回龙圩
  • 经开区
  • 政务
  • 社会
  • 文旅
  • 公示公告
  • 问政永州
  • 图片
  • 要闻
  • 财富
  • 消费
  • 健康
  • 综合
  • 科教
  • 专题
  • 本网动态
  • 理论视窗
  • 经济
  • 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永州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