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湖南科技学院传媒学院第三届“红色足迹”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暑期见习营来到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码市镇朝阳村李启汉故居。同学们在庄严肃穆的故居内,通过一件件历史遗物、一幅幅历史图片,重温工人运动著名领袖李启汉同志英勇奋斗的革命人生,接受了一次跨越时空的思想洗礼和精神淬炼。
寻迹:在青砖黛瓦间叩问初心
在故居讲解员李丽的引导下,同学们踏着历史的青石板,穿梭于青砖黛瓦之间。斑驳的遗物、珍贵的图片,再现了那位29岁就为革命献身的工人运动领袖形象。
李启汉自幼立下“士贵自立”的宏愿——“凡为士者,必当自立于天下,方不愧于为人矣”。这份志向使他毅然放弃安逸生活,投身革命洪流。同学们在此“寻迹”,触摸历史的真实温度,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坚毅的初心与炽热的信念。
承薪:在跨越时空中传承精神
“他随身携带‘三件宝’——草席、蚊帐、旧棉被,走到哪里,就把革命工作做到哪里。”李丽讲解时动情地说。
在北京求学期间,李启汉积极接触新思想;为深入群众,他主动学习上海话、打麻将;他勤于钻研,既学医又学文,坚信“技多不压身”。这种与群众打成一片、不断学习提升的精神,让学子们看到了革命者智慧与实践结合的一面。
李丽的自身成长也是“承薪”的生动注脚。她回忆道,三年前刚接手讲解工作时,只会机械化背稿、模式化介绍。如今,随着理解的深入,她的讲解更加饱含情感,开始与听众有了更多互动,“内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一代代讲解员将精神火炬薪火相传,点亮青年心中的信仰之光。
筑梦:以青春之名续写华章
此次探访,不仅让同学们“寻迹”“承薪”,更启发了他们“筑梦”。李丽勉励同学们:“‘你若盛开,蝴蝶自来’——要像李启汉那样,沉下心来,学习对未来有益的技能,用真才实干实现报国之志。”
李启汉“廉俭修身,刚正为用”的家风和“舍生忘死、报国救民”的家国情怀,都是新时代青年砥砺前行的宝贵财富。传媒学院学子们表示,将把此次参观学习转化为奋发进取的实际行动,把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为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欧文凤、彭婕、王余驰
指导老师:陈世灯、彭玲
来源:红网
作者:欧文凤 彭婕 王余驰
编辑:王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