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8月25日讯(通讯员 荣敏纯 雷俐)为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在辖区的高发态势,切实保障群众财产安全,连日来,东安县花桥镇党委政府联合当地派出所、司法所,全面发力、多措并举,深入开展反电诈专项行动,在全镇范围内掀起全民反诈热潮,全力构筑起一道坚实的反诈防线。
精准宣传,反诈知识深入千家万户
花桥镇充分考虑农村地区居民特点和信息接收习惯,创新宣传方式,力求让反诈知识真正走进群众心里。由镇村干部、志愿者组成多支“反诈宣传小分队”,深入全镇各个村落,开展“一对一”入户宣传。小分队成员用通俗易懂的方言,结合近期发生在周边地区的真实电诈案例,向村民们详细讲解刷单返利、冒充公检法、网络贷款等常见诈骗手段,累计走访农户1500余家。
同时,利用农历三、六、九赶圩的时机,在农贸市场设置反诈宣传点,通过悬挂横幅、摆放展板、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吸引过往群众驻足了解。工作人员现场为群众答疑解惑,提醒大家牢记“不听、不信、不转账”,活动期间共发放宣传手册600余份。
此外,还借助乡村大喇叭、流动宣传车,定时播放方言版反诈音频,将反诈知识传播到田间地头;在各村宣传栏、文化广场等显著位置张贴反诈海报、标语,让村民随时随地都能接触到反诈信息,营造出浓厚的反诈氛围。
重点人群重点守护,靶向防范成效显著
针对老年人、留守妇女、返乡务工人员等易受骗群体,花桥镇实施精准靶向防范。工作人员定期上门为老年人开展“防骗小课堂”,重点讲解保健品诈骗、养老诈骗等常见套路,帮助老年人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并耐心教会他们使用预警功能。
对于留守妇女,组织开展反诈专题讲座,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诈骗分子针对女性的作案特点,传授防范技巧。同时,鼓励留守妇女之间相互提醒、交流防骗经验,形成互助互防的良好氛围。
利用返乡务工人员集中返乡时机,在客运站、村口等地设置反诈宣传服务点,为返乡人员送上“反诈大礼包”,内容包括宣传资料、反诈宣传品等,让他们在返乡第一时间就接受反诈教育,提高防范意识。
部门联动,凝聚反诈强大合力
花桥镇建立健全“政府+派出所+银行+村委会”多方联动反诈机制,形成工作合力。镇政府统筹协调,定期召开反诈工作推进会,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派出所加大打击力度,对辖区内发生的电诈案件迅速立案侦查,及时追踪资金流向,全力挽回群众损失。
银行方面加强对转账汇款业务的监测,在营业网点设置“反诈提醒岗”,对大额转账、频繁汇款等异常交易进行重点询问和劝阻。村委会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网格员密切关注村内人员动态,及时发现并上报疑似涉诈线索,协助开展宣传和劝阻工作。
“反电诈没有旁观者,人人都是参与者。”花桥政府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创新宣传形式,完善预警机制,用“婆婆嘴”常念“防骗经”,用“铁手腕”筑牢“防护墙”,让诈骗分子在乡村无机可乘,为群众安居乐业保驾护航。
来源:红网
作者:荣敏纯 雷俐
编辑:王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