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8月4日讯(通讯员 盘海军 唐艳玲)“游泳之前作准备,甩甩小手扭动身……”8月3日,在双牌县泷泊镇花千谷游泳基地,蝉鸣与水声交织成夏日序曲。该县教育局游泳指导教练甘淼站在泳池里,洪亮的口诀穿透水花,落在二十余名孩童专注的脸庞上。孩子们身着彩色泳衣,跟着口令练习准备动作,溅起的水珠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光芒。
“蹬、夹、蹬、夹……注意换气时抬头要快!”理论教学结束后,实践环节紧接着展开。在教练一对一的守护下,孩子们在浅水区小心翼翼地练习漂浮、滑行,初次感受水的力量。
“甘老师,我好像能漂起来了!”10岁的泷泊镇三小学生唐雨轩突然兴奋地喊道。他松开池沿的双手,身体在教练的托举下缓缓舒展,水面上浮动的倒影随着动作轻轻摇晃。甘淼俯身在池水中,掌心虚护在孩子腰侧,“对,就是这样放松肩膀,让水的浮力托住你。记住这个感觉,万一落水时别慌张,先试着保持这种姿势。”
这场将防溺水知识融入实践的游泳课,是双牌县“疏堵结合”防溺水模式的生动缩影。“光靠‘不准下水’的禁令管不住孩子对水的好奇,不如教他们学会与水安全相处。”甘淼抹了把脸上的水珠,指着泳池旁的急救演示台说,“我们每节课前都会用假人演示心肺复苏,让孩子们知道溺水后4分钟是黄金抢救时间,这些技能训练可能比单纯的警告更有用。”
“知识宣教+情景演绎+模拟演练”的沉浸式防溺水教育,是双牌县筑牢防溺水安全屏障的又一重点举措。今年暑期,双牌县教育局组织多个宣传小分队,开展“防溺水安全知识进乡镇进社区进家庭”宣传活动,为学生及家长送上生动的安全教育课。
8月4日,在双牌县江村镇集市一场别开生面的安全宣传教育正在进行。宣传小组通过现场宣讲、情景演绎、发放防溺水宣传资料等多样形式,向群众、家长及学生普及安全知识,提醒家长加强监管,确保孩子远离危险水域。
在何家洞镇双江村的农家院落里,县教育局驻村工作队与何家洞中心小学家访教师及镇政府联村干部正用玩偶演示“落水救援”。“看到有人落水,能不能像这样直接跳下去?”“不能!”孩子们齐声喊道。7岁的周梓杏举着小手补充,“要找大人帮忙,或者扔救生圈!”宣讲人员笑着竖起大拇指,“没错,我们要当智慧的小救援员,不做鲁莽的小猛虎。”
村民周桂兰看着孙子认真听讲的样子感慨道,“以前总说‘别玩水’,孩子左耳进右耳出。现在老师教了怎么自救,还让家长一起学,我们知道了中午、傍晚、汛期这些危险时段要格外留神,心里踏实多了。”
在科技赋能方面,双牌县的“智能防线”正24小时守护着重点水域,银白色的设备在阳光下转动,如同警惕的眼睛。这些设备能自动识别靠近水域的人员,特别是穿校服的学生。如有人翻越河边护栏,高音警示器随即响起,提示前方水域危险,请立即离开。
“暑假以来,通过这种‘智能识别+快速响应’机制,成功干预了多起学生涉水风险事件。”县教育局副局长安忠生介绍,今年全县投入100余万元,对92处重点水域安装的智能监控进行了更新,同时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宣教引领、家庭监护、社会参与”的责任链,确保每处水域都有人管,每个孩子都有人看,形成了“科技预警+人力防控”的双重保障。
“我们通过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深入推动防溺水从‘单一行动’到‘多元联动’,从‘禁止游泳’到‘安全游泳’,从‘被动防范’到‘主动引导’,从‘传统防御’到‘智慧赋能’,进一步织密了青少年防溺水的‘安全网’,近10年来全县没有发生一起学生溺水事故,为青少年平安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杨义荣说。
来源:红网
作者:盘海军 唐艳玲
编辑:陈小婷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