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中,我们都要把握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这一重要论述,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永州市蓝山县地处湖南省母亲河湘江的源头,位于南岭山脉北麓,区位优势独特,生态环境得天独厚,有着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天然优势。近年来,蓝山县不断在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进展,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实现了生态“高颜值”与经济发展“高质量”协同并进。
守护生态根基 写好生态答卷
生态是蓝山最鲜明的标识,也是不可逾越的发展红线。在湘江源头保护工作中,蓝山县构建起“全域覆盖、全程监管、全民参与”的治理体系,千名河长常态化巡河护水,入河排污口动态清零,使得源头活水常年保持Ⅰ类标准。
游客:走进这个景区,感觉就到了人间仙境一样,空气也很清新,让人心旷神怡,而且还可以看到湘江源头的瀑布景观,我觉得我们的身心在此刻都得到了放松。
宣讲人:蓝山县四海坪候鸟保护站的护鸟员和同事们,每天都会借助智慧监测平台守护“千年鸟道”。
蓝山县四海坪候鸟保护站护鸟员张修强:在我们的保护下,鸟儿的数量和种类明显增加,过境蓝山的候鸟从过去60余种增加到了120余种,数量从200多万只增加到了350多万只。
宣讲人:为保护“千年鸟道”,蓝山不遗余力。在候鸟迁徙集中时段,采取减速、限速、停运等措施,降低风电开发对候鸟的干扰;运用热成像云台摄像机等视频监控系统,实现24小时全方位远程实时监管;每年9月至11月上旬,启动熄灯护鸟机制。如今,“万鸟归林”的生态奇观不仅彰显着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效,更成为蓝山生态信用的“活招牌”。
做活绿色经济 让生态红利成“幸福账单”
云冰山是千年鸟道的必经之地,也是观鸟胜地,众多观鸟游客慕名前来。村民通过土地租金、开民宿、办农家乐、卖土特产等方式增收致富,生态保护成果转化为百姓的“幸福账单”。
云冰山景区工作人员唐海珠:观鸟活动丰富了景区业态,2024年景区实现了增收300余万元。
所城镇南风坳村村民黄文斌:我们这里环境好了,来打卡的游客也越来越多,我们可以一边在家门口赚钱,一边还能照顾老人孩子,两不耽误,所以我们都感觉特别幸福。
宣讲人:蓝山还利用“湘江源头”和“千年鸟道”两张生态名片,打造热门研学旅游线路。
湖南湘江源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局长唐正生:2024年,我们公园接待探索、寻源、生态研学游客超20万人次,今年将更加火爆。
宣讲人:随着蓝山的绿水青山成色更足,生态的“含绿量”和“含金量”同步提升,绿色已成为蓝山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事实证明,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能挖掘和培育高质量发展的潜力与后劲,从而切实走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发展路径。
加速产业转型 筑牢“绿色智造”底色
蓝山充分发挥“以商招商”作用,在原有基础上又吸引7家配套企业入驻皮具箱包科技产业园。目前,产业园年产拉杆箱100万只,“名将”等自主品牌畅销欧美。
湖南奇秀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守来:从广州搬到蓝山后,我们更新了行业最先进生产设备,自主研发自动化机械臂,投入流水线,效率提升了35%。
宣讲人:近年来,蓝山县深耕皮具箱包玩具、轻纺制鞋“一主一特”产业,扎实推动企业“智改数转”,助力企业从传统“制造”向高端“智造”转型升级。2024年,园区实现高新技术主营业务收入161.16亿元,同比增长9.92%,蓝山县经开区被评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成功创建省级绿色园区。
宣讲人:从守护一江清水到呵护万鸟归巢,从发展绿色产业到共享生态红利,蓝山的实践生动诠释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深刻内涵。这座小城的生态辩证法证明:唯有坚守生态优先的“定力”、创新转化的“智慧”、成果共享的“温度”,才能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永续发展的金山银山,为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书写多彩的生态答卷。
来源:红网
作者:唐玲红 李胜男 蒋婷 王辉 唐向前 陈柱荣 刘振宇 王玉珏
编辑:王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