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蒋涛 欧阳东晓 永州报道
这个夏天,永州迎来了一场最美的相遇。
一群羽翼渐丰的“鸿雁”,从全国各地的大学校园振翅高飞,跨越山海,奔赴一场与家乡的青春之约。他们用脚步丈量潇湘热土,以智慧赋能家乡发展,在这个热烈的季节里,共同谱写了一曲“智汇潇湘·才聚永州” 的动人乐章。
精准筹划,只为一场精彩的“双向奔赴”
家乡的邀约,从来不是一句空话。为了这场约定,永州做足了准备。全市上下联动,精心布局,以“智汇潇湘・鸿雁之约”为统揽,通过多平台广泛发布招募信息,精准动员学子返乡参与,一批批永州籍学子如鸿雁归来,打造出“一县一品、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冷水滩区精心开发129个实践岗位,采取“岗位对接会+双向选择”模式,招募57名大学生及3支专业团队,实现人才与岗位的精准匹配;东安县建立高校学子信息库,覆盖全国46所高校,精准对接158名学子返乡实践;江华县推动人才工作与非遗深度融合,通过组织青年夜校体验瑶绣制作、探访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等特色活动展示非遗,让返乡学子在传统文化熏陶中增强文化认同,累计吸引300余名青年参与。双牌县推出阳明山帐篷露营嘉年华暨“超级芒果”高校音乐季,吸引湖南、浙江、广西、吉林等省份30余所高校的80余支乐队参赛,原创曲目占比达60%,成功将音乐流量转化为文旅留量。
阳明山帐篷露营嘉年华暨“超级芒果”高校音乐季。
深耕实践,让青春在家乡的土地上闪光
归来,是为了更好地出发。这个暑假,学子们的足迹围绕“社会实践、就业创业、志愿服务、基层治理”四大板块,走进企业、深入乡村、服务基层,以青春行动书写使命担当,用专业智慧赋能家乡发展。团市委组织的“文旅青年推介官”实训营里,120余名返乡大学生围绕永州文旅资源挖掘、民俗文化体验、美食、美景等内容,拿起手机发起一场“走、去永州”的线上推介热潮,为家乡“打CALL”。新田县6名大学生创作的视频作品,全网播放量突破50万+,用Z世代的方式,让更多人看见了永州的魅力。全市180名优秀大学生返乡参加社会实践,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兼任全市各乡镇(街道)团(工)委书记,从事基层团组织建设工作、志愿服务和青少年假期自护教育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江永县开展“香柚之乡·青春助农”志愿服务活动,返乡大学生深入果园基地,通过直播带货、品牌推广等方式助力特色农产品销售,累计销售香柚等农产品价值50余万元。从社会实践到基层治理,学子们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动能,真正实现了“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永州市“文旅青年推介官”作品。
志愿服务,暖心关怀传递城市温度
永州通过个性化、精准化的暖心志愿服务,让返乡学子不仅收获了实践经验,更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归属感与获得感。在蓝山县,持续四年的“爱心冰柜”清凉公益行动再次上线。40余名志愿者穿梭于大街小巷,将矿泉水、凉茶、藿香正气水等1200余份防暑物资,亲手送到户外工作者手中,为300多名坚守一线的劳动者送去夏日清凉。宁远县创新构建“社区+农村+企业”三位一体服务模式,在桐木漯瑶族乡上龙盘村、舜陵街道印山社区等地,一场场“七彩假期”爱心公益活动精彩纷呈,累计服务儿童超6000人次,有效破解了基层家庭的“看护难”题。冷水滩区组织返乡大学生走进园区、深入企业,开展新兴领域“两个覆盖”攻坚,累计走访非公企业128家、商圈3个,推动新建8个独立团组织,为企业青年搭起了一座坚实的“连心桥”。这些举措,不仅是永州人才服务的创新实践,更是家乡对每一位归来学子最深情的告白——用最大的诚意,做最暖的后盾。
蓝山县“暖蓝驿站”七彩假期之“爱心冰柜”再上线清凉公益活动。
收获硕果,你我共同书写共赢新篇章
这场夏日鸿雁之约,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千名大学生参与返乡实践,开展活动三百余场,服务群众数万人次,获得各级媒体广泛报道,社会反响热烈,成为人才与家乡“双向奔赴”的生动实践。但比数字更珍贵的,是情感的链接。许多学子坦言:“只有真正回来,才知道家乡的发展有多快,机遇有多好。”这份深深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正是未来人才回流的基石。与此同时,学子们也为基层带来了新思想、新技术、新活力,在文旅推广、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方面成为了推动永州高质量发展的新鲜动能。
高校学子新四季农业开展社会实践。
鸿雁归巢,期待下一次鸿雁长歌
2025年暑期的“鸿雁之约”虽已落幕,但青春与家乡的故事,永不结局。今日的假期实践,正是为了明日的长情回归。永州将持续完善青年人才回流机制,搭建更广阔的舞台,期待更多永州学子学成归来,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放飞青春梦想、书写人生华章。我们坚信,随着每一位“鸿雁”与家乡同心同行、同频共振,永州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必将更加光明动人。
青春赴约,不负韶华。愿你我同行,共赴新程!
来源:红网
作者:蒋涛 欧阳东晓
编辑:王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