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9月24日讯(通讯员 蒋银燕 丁建勋)“现在看病太方便了!以前感冒发烧要坐半个小时车到镇里面,很麻烦,现在走两步路就到村卫生室了,还能享受城里专家的线上会诊。”近日,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黄田铺镇官塘前村村民蒋财元站在整洁明亮的村卫生室里,指着墙上的远程诊疗屏幕,脸上满是笑容。
这样的便利,得益于零陵区近年来全面推进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当地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抓手,着力构建“区级强、乡级活、村级稳”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乡村,有效破解了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远、看病贵”的难题。
从“各自为战”到“一体联动”
过去,区、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各自为战”,联动不足、资源共享不畅,导致患者无论大病小痛都习惯性往市区大医院跑,基层医疗机构既能力薄弱,又存在资源闲置。
为破解这一难题,零陵区探索组建了以区级综合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紧密型医疗健康共同体。医共体内实行人、财、物、事统一管理,形成责任共担、管理协同、服务联动、利益共享的运行机制。
“我们不再是孤立的‘小单元’,而是紧密联结的‘大家庭’。”零陵区中医医院医共体总院负责人介绍,总院通过派驻专家、技术帮扶、人员培训等方式提升基层能力,乡镇医务人员也定期到总院进修。药品目录、质量控制标准实现统一,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
从“百姓奔波”到“数据跑路”
官塘前村村民能享受城里专家的线上会诊,得益于零陵区医共体建设的远程医疗服务平台。自2022年以来,全区投入800万元资金,为全区乡镇卫生院和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配备了远程心电、远程影像、远程会诊等系统。
通过“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模式,区级医院专家可实时为基层患者进行远程诊断,指导基层医生合理用药、规范诊疗,大幅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的准确性与可靠性。2025年1-8月,两个医共体共开展远程影像5635人次、远程心电11279人次、远程会诊48人次。
从“病有所医”到“健康守护”
医共体建设不仅是设备的互联,更是人才与技术的下沉。零陵区两个医共体总院建立了“总院班子成员分片包干+区级医院科室主任定期坐诊+下派业务副院长长期驻点+名医专家团队巡诊”的帮扶机制。2025年以来,总院专家赴各乡镇卫生院开展长期坐诊、带教、手术示范及学术讲座,帮助基层开展手术带教60台、会诊200余次,为患者节约专家费40余万元。
同时,零陵区将村医纳入医共体统一培训体系,开展模块化培训,提升其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水平及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确保村级网底“兜得住、兜得牢”。
黄田铺镇卫生院院长表示:“以前很多项目不敢做、很多病不敢看,现在有总院专家做后盾,底气足了,技术水平提高了,老百姓对我们更信任了。”
此外,零陵区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深度融合,通过“1+1+1+N”区、乡、村三级家庭医生团队,为签约居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引导群众树立“未病先防”的健康理念。
数据显示,自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全面推开以来,零陵区基层诊疗人次占比显著提升。截至2025年7月,基层诊疗占比达68.45%,区域内就诊率提升至90.68%,患者外转率下降,医保基金使用效率提高,群众就医满意度持续攀升。
从“单打独斗”到“全区一盘棋”,从“患者跑”到“数据跑”,零陵区通过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现了医疗资源的系统整合和服务模式的深刻转型,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书写着“基层放心、百姓安心”的健康新答卷。
来源:红网
作者:蒋银燕 丁建勋
编辑:陈小婷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