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征月迈,日历被微风吹拂,翻阅到了基层的另一个时节。漫步田间地头,眼前秧苗翠绿,河畔杨柳依依,在基层的“最美人间四月天”,青年干部要淬炼好“三气”,在奋斗、实干、勤学中,走好基层“四季”。
擎云破浪,散发“鲜衣怒马少年时”的蓬勃朝气。陈独秀先生在《敬告青年》中写道:“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干部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态度,珍惜在基层锻炼的时光,在应急消防、项目建设、矛盾调纠等急难险重工作中冲锋在前。“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在工作过程中,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态度,向村民学习农业生产知识,向同事学习矛盾调纠的“土方子”,在基层这片沃土研精覃思,汲取宝贵养分。
俯身为民,厚植“绝知此事要躬行”的为民地气。调查研究是我党的传家宝,是共产党员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调解邻里矛盾纠纷、进行村道硬化建设、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不能只是坐在办公室中“写一写”“画一画”。“纸上学来终觉浅”,要坚持实地调研,先把身子“沉下去”,再把袖子“撸起来”,脚踩黄土地,实地了解农业发展、道路硬化、自来水入户等情况,掌握粮食产量、硬化面积、通水户数等详实数据,只有接好“地气”,形成符合基层实际的“土方子”,才能把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变为“施工图”“实景图”。
好学不倦,涵养“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浩然才气。青年干部扎根基层沃土,当以勤学为犁铧深耕精神家园。面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产业规划、生态治理等复杂课题,唯有持续汲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思想养分,深研乡村振兴促进法等政策法规,才能练就洞察世事的“火眼金睛”。要像王夫之船山治学时,将船舱书屋当作求索真理的“有声课堂”;如焦裕禄治沙兰考时,把田间地头当作研读基层的“无字之书”。通过“日间实践+夜间学习”,真正让知识积淀转化为破解发展难题的智慧源泉,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奔赴中不断拔节成长。
原来考场落笔的“初心”二字,在历经“四季”的基层工作后,已然具象为脱贫户泛红的眼眶,村民竖起的大拇指等一幅幅清晰的画面。“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需努力;会心不远,要登绝顶莫辞劳。”我将继续挺膺担当、奋楫笃行,让汗水将青春的种子在基层四季更迭中绽放绚丽之花。
(作者:江华瑶族自治县沱江镇人民政府选调生 李澜轩)
来源:红网
作者:李澜轩
编辑:王杨
本文为永州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